事迹,甚至还能用于奏对,已然是天纵奇才!”
“偶有误记,也是情有可原嘛……”
此言一出,其余心腹纷纷赞美附和:
“是啊,梁王真乃神童也!”
“小小年纪不仅有英雄气概,而且还能无师自通、引经据典……”
“当真是我大周之幸、陛下之福啊……”
郭荣笑开了花,再次看向自己的好大儿,眼里满满的自豪,目光都快拉丝了:
“我儿虽年幼,但却如此有胆魄,还能引经据典,朕心甚慰!”
“好吧,既然如此,且随朕一同北伐吧……”
正说着,一道黑影突然跪倒在郭荣面前。
“臣万死,扣请陛下三思!”
众人看去,竟是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
郭宗训皱了皱眉:这家伙什么意思?
竟然直接站出来反对!
郭荣同样疑惑,在他的印象中,这赵匡胤可是从未反对过自己的任何一句话。
甚至当初强行给赵匡胤赐婚,让他迎娶了王氏时,他都没有任何一丝反对。
此刻为何如此反对?
于是忍不住问道:“赵指挥使为何如此?”
赵匡胤正色道:“回陛下,仰赖陛下信任,让臣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臣的职责之一便是护卫陛下。”
“然军旅风霜酷烈,战况多变,梁王尚幼,恐伤身体!”
“梁王天纵奇才,理应留手京都,陛下方能专心克敌,无后顾之忧……”
闻言,郭宗训不由地挑了挑眉:
说得这么大义凛然、大公无私!
谁知道你是不是怕保护不好我因此受罚?
也难怪,历史上这家伙以“军门夜禁”制度为由,不让其父夜间进城,待天亮后才开门迎入。
导致本就年近六旬、征战劳顿的父亲淋雨受寒,引发急病。
说是为了军纪,为了大义,却间接导致父亲病故。
这种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不过,他到底是真的为了大义,还是怕因此授人以柄,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郭宗训知道,赵匡胤的这个理由简直无敌!
毕竟自己刚被封为梁王,又是父皇眼里的神童。
谁会舍得自己的宝贝疙瘩有危险?
果然,郭荣脸色明显变了,他看向郭宗训,叹了口气:“训儿,赵指挥使说得有理!”
“要不,你就乖乖留在京都……”
不料,他话还没说完,郭宗训竟直接打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