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战争的残酷(4 / 5)

不知道米尼西亚人以后的心情,他现在反正是挺复杂的……懊恼、恶心……还有一丝被强行压下的、冰冷的忌惮。

……

雷泰利亚人走了,最后的千人队也在冬天到来之前撤离了塔维茨基平原,他们的离去,结束了塔维茨基行省的信息屏蔽。

康妮的情报局特工也可以伪装成商人、难民、溃兵,向着米尼西亚王国的深处前进,前去打探这个国家内战的消息。

同一时间,克里斯还派人去探查塔维茨基平原的情况,然后在大概调查后,他发现雷泰利亚人似乎干得不赖,对于巴格尼亚王国来说,他们是好人。

真的,并非是讽刺,也不是在幸灾乐祸,就站在克里斯的角度上来看,现在的塔维茨基平原干净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他派军队来清理,都做不到的一种程度。

雷泰利亚人干得实在太“干净”了,干净到让克里斯派出的侦察兵都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寒意。

他们并非仅仅是击溃了米尼西亚王国在塔维茨基行省的驻军……那是战争常态。

这里的干净,是指雷泰利亚的军方在这里执行了一场自上而下、从肉体到结构再到精神的系统性抹除。

所有曾经在塔维茨基平原上拥有头衔、权力或仅仅是为米尼西亚王国效力的官员,几乎无一幸免。

城堡和庄园被攻破,无论抵抗与否,里面的男主人、继承人、甚至稍有影响力的管家、文书,都被集中处决。

侦察兵在烧成白地的庄园废墟里,不止一次发现堆迭焚烧过的焦黑骸骨坑,旁边散落着象征身份的徽章碎片或被砸碎的印信。

那些侥幸在雷泰利亚人到来前逃走的,其家族和产业也遭到了最彻底的清算……家人被搜捕杀害,产业被焚毁或掠夺一空。

雷泰利亚人似乎有一份详细的名单,他们的目标明确,斩首整个统治阶层,不留任何可能重建秩序的核心人物。

拥有土地的大小地主们,同样未能幸免。

他们被视为米尼西亚统治的基础和既得利益者,雷泰利亚人不需要俘虏这些“累赘”,也不需要他们的效忠。

地主庄园被洗劫一空,粮仓被搬空或焚毁,牲畜被宰杀充作军粮或直接抛弃。

地主本人及其成年男性子嗣,往往与贵族官吏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公开处决或私下“消失”。

他们的妻女则成为战利品,被掳走或当场凌辱杀害。

雷泰利亚人不仅夺走了他们的财富和生命,更彻底抹去了他们作为地方势力存在的根基。

同时,从米尼西亚的行省总督府到最基层的税吏、治安官,所有维持米尼西亚统治的行政机构也被物理摧毁。

官署被焚毁,档案文书,无论是地契、税册还是律法条文,被付之一炬。桥梁、驿站等基础设施,若非对行军有用,也遭到破坏。

雷泰利亚人无意接管,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这片土地彻底陷入无政府状态,成为权力真空的“白地”。

市镇更是被有计划地劫掠和焚毁。

商铺、工坊、仓库是重点目标,任何有价值的物资……粮食、布匹、工具、金属、甚至是盐和药品,都被搜刮一空。

带不走的,就彻底毁掉。集市广场上常见被砸毁的磨盘、织机,以及被烧成焦炭的货栈残骸,货币体系崩溃,幸存者退回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雷泰利亚人的掠夺绝非仅仅针对贵族府库或城镇财富。

他们像蝗虫过境,深入到每一个村庄、每一户农家。粮食、种子、过冬的存粮被搜刮殆尽,牲畜被牵走或宰杀,铁器、铜器、甚至稍微像样的农具也会被视为战略物资掳走。

至于御寒的衣物、被褥更是被抢掠一空。

他们甚至连屋顶的茅草、支撑房屋的梁木都不放过,能烧则烧,能毁则毁,不给幸存者留下任何重建家园的基础。

这才导致了难民潮的出现,逃亡巴格尼亚人的难民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往外跑,向着米尼西亚王国更深处逃去。

雷泰利亚千人队的行动,绝非一次简单的军事占领或劫掠。

这是一场针对米尼西亚王国在塔维茨基平原统治根基的、彻底的、毁灭性的外科手术式打击。他们用最残酷、最高效的手段,从物理上消灭了统治阶层,贵族、官吏、地主、海神教会的大小祭司。

从结构上粉碎了所有行政、经济和社会组织,从资源上刮地三尺不留活路。

留下的,是一片被血与火反复洗刷过的、权力真空的“白地”,是彻底丧失了组织能力、生产能力和抵抗意志的零星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