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场本以为轻松的讲座,又勾起了他不那么美丽的回忆。
是啊,他还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他这个年纪,他怎么有时间休息的?
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很快,他决定提前结束自己的假期,赶紧回到团队,继续攻克那些该死的遗留问题!
就在这时,那位华夏的年轻数学家给他打来电话,邀请他去参加一场小型研讨会。
说是他的学生在凝聚态物理中引入朗兰兹纲领的成果,解决了困扰他们团队半年多的问题。
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
他知道袁新毅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在朗兰兹纲领有很多成果,但他们团队也不是泛泛之辈,他们团队中也有很厉害的数学家,甚至他们也请过顶级数学家当顾问,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最终也都不了了之。
他们花了半年多时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你听一个讲座的时间就解决了?
rediculous!
他反正是不信的。
但他也跟天才打过交道,知道这种人不能用常理来判断,所以他还是决定去看看!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课题被人解决而感到恼怒,反而有些期待。
引入朗兰兹纲领的框架来解决分类陈数的微分几何实现?
或许真的有希望!
埃德里安忽然又多生出了几分期待。
朗兰兹的一系列猜想,本来就是想要实现数论、代数几何和群表示论的大一统,为数学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用来解决分类陈数的微分几何实现呢?
他们团队研究的是凝聚态物理,这个数学问题像拦路虎般卡他们脖子很长时间了,如果有人能够替他们解决,他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研究。
这非但不会影响他们的课题,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垫脚石,让他们有可能做出更大的成果。
对于这样的事情,他和他的团队都是喜闻乐见的。
至于对方电话中说这是他学生做出来的,埃德里安听听也就行了,他自然是不信的,就算真的能解决,那也必定是袁新毅解决的。
用自己的成果给学生造势,这样的事情他也见过。
不过这都不重要,他只想知道,他的问题能不能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