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他知道这种状态的难得之处。
到达行政楼时,已经是两点过几分,第十会议室中早已座无虚席,此时台上已经有一位约莫三十多岁的青年教授在侃侃而谈。
袁新毅在最后一排坐下后,陈辉则是去往后台准备。
后台准备间中已经坐了十几个人,此时他们都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的电脑,在复习PPT,准备待会儿的答辩。
优青是四小青之一,针对的都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准备间中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
“陈神!”
陈辉刚走进准备间,这张稚嫩的脸孔就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一位约莫三十来岁的男子热情的笑着上来打招呼。
“你好。”
被这种叔叔级别的人物叫做神,陈辉还是有些尴尬的。
“你好,我是燕北大学理论数学系的耿玉坤。”
耿玉坤非常热情的伸手。
“陈辉。”
伸手不打笑脸人,陈辉也伸出手跟他握手。
“知道,大名鼎鼎的天才嘛!”
耿玉坤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语气诚恳的说道,“听说你这次准备的课题是杨-米尔斯方程?”
“嗯。”
“不愧是天才!”
耿玉坤脸上喜色更甚,“你现在有思路了吗?”
“还没。”
“太好了!”
耿玉坤喜形于色。
“哈哈,不好意思,你知道的,我比较菜,这次名额又有限,如果少了你这个竞争对手,我能评上优青的机会就又大了几分。”
“嘿嘿!”
评优青其实跟职场晋升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提前知道个大概的比例,比如今年有二百个候选人,比例大概是10%,那么就有二十人入选。
然后就开始给这二百人排名,最后估算一个自己的排名。
不巧耿玉坤觉得自己就在二十几的位置。
陈辉自然是在前十,甚至是前五前三的恐怖存在,可惜陈辉选择了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课题,这就意味着陈辉并不一定能通过这次答辩,那么他的机会自然大大增加,自然要感谢陈辉了。
陈辉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眼前这位三十多岁的耿教授,感觉他更像是个孩子。
虽然对方的话语和意图不那么美妙,但奇怪的是陈辉并没有对他生出什么恶感。
“你也不用气馁,你还年轻,说不定明年就有思路了,以你的水平,不要说优青,杰青都没问题,迟早的事,今年就先把机会让给我们这些老头子吧。”
“你知道的,我们这些搞理论数学的,要不是国家资助,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
耿玉坤拍了拍陈辉肩膀,“我相信你迟早有一天真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