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费,如今账上的经费已经只够维持几个月的研究。
菲奖得主的科研经费都被停了,这是他以前从来都没想过的事情。
通常来说,数学研究的投入比其他领域研究要少很多,产出却往往不错,比如零几年他们IPAM做出的压缩感知,如今在医疗图像领域广泛应用,为社会创造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陶哲轩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敲击,发布帖子在网上抨击,希望通过引起舆论争取经费。
不过发完帖子的他也颓废起来,瘫坐在椅子上,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回顾过去的几十年,好像他们值得说道的也就这么一个成果。
当然,是指有经济效益的成果。
可基础数学研究就是这样,基础数学研究的价值,不能靠“看得见的回报”来衡量。
并且这次的事情很复杂,即便他长袖善舞,是数学圈内的交际花,但这件事太大,他的人脉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之所以站出来声讨,也并非是为了自己,作为菲奖得主,他想要拉到赞助还是有办法的,但NSF对IPAM的赞助,是很多年轻学者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
而这个阶段,是挖掘年轻学者们潜力的最佳时间,他当年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如果没有NSF的赞助,很多年轻学者在成长之前就会夭折,长此以往,基础数学领域就会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
NSF这样的做法正在摧毁数学研究。
呼,总而言之,如今阿美莉卡的学术环境已然急剧恶化,越来越难了。
作为互联网红人数学家,他的博客引起了不少讨论,有质疑,有支持。
陶哲轩也没有因为质疑就生气,有讨论就有热度,至少他的目的达到了。
平复心情后,他打开数学年刊官网,按照惯例,今天是最新一期数学年刊发布的时间。
经费的事情的确很让人糟心,但他明白,学术才是他立身之本,无论外界的情况多么糟糕,都不能放弃学术研究。
“孪生素数猜想证明?”
“陈辉?”
刚打开最新一期数学年刊,陶哲轩就被震住了。
“那个家伙也太妖孽了吧!”
陶哲轩暗暗咋舌,按照这个速度,恐怕黎曼猜想也很快就要变成黎曼定理了。
他也研究过孪生素数猜想,还改进了张一堂的筛法,将素数间隔从七千万缩小到246。
但他自己也知道,这已经是那个方法的极限了,想要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他果断放弃了。
正因为如此,他比其他数学家更能理解证明孪生素数猜想的难度。
没想到陈辉只用了两个月时间!
当时舒尔茨与陈辉交谈时,他也在场,自然知道陈辉原本的下一步计划是研究可控核聚变。
研究黎曼猜想不过是临时起意,也就是说,他真的可能,满打满算也只研究了两个月,就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