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陈辉坐在电脑前,开始介绍自己的项目,“我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深度学习算法,他构建了一个包含数万种常见及预测可能出现的EGFR/ALK突变体三维结构的虚拟库。”
随着陈辉的介绍,投影仪的屏幕上一个又一个蛋白质结构被生成、旋转、分析,算法在不断学习这些突变如何细微地改变靶点的形状,就像是一个个锁孔。
“然后,算法基于海量的锁孔数据,开始迭代生成数百万种可能的钥匙分子结构,不断进行虚拟筛选,寻找那个能与绝大多数锁孔匹配的、拥有最佳柔性结合域的主链框架。”
这个过程花费了陈辉几周的时间,在研究宋朝明的模型时,他也没有浪费时间,一直在用伏羲跑自己的模型结果。
听到陈辉的介绍,会议室中众人都认真起来,他们都是做这方面研究的,当然明白陈辉要做什么,陈辉想要生成一个能够适配所有癌症细胞,包括突变体的靶点分子结构。
如果真能成功,那么,或许真的能够解决耐药性问题。
因为所有癌症细胞都被杀死了,根本没机会让它产生耐药性。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癌症将会被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