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萧公子虽无武功,却足智多谋,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德王沉吟片刻,道:“好吧,既然萧公子执意如此,那你便留在王府吧。不过,你要记住,在王府中,一切都要听从本王和苏姑娘、李将军的安排,不可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危险。”
萧琰连忙谢道:“多谢殿下成全,在下一定谨遵殿下的吩咐。”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琰便在德王府住了下来。他一边帮德王整理文书,分析局势,一边向苏凝学习一些基本的防身之术。苏凝的剑法高超,人也十分耐心,在她的指导下,萧琰的防身之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天,萧琰正在书房整理文书,苏凝突然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地说道:“萧公子,不好了,汉王派人送来一封信,说要在三日后在城外的百花楼与殿下会面,商讨议和之事。”
萧琰心中一惊,道:“议和之事?汉王向来野心勃勃,怎么会突然提出议和?恐怕其中有诈。”
苏凝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殿下已经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你也一起过去吧,或许能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萧琰跟着苏凝来到大殿,只见德王和大臣们正争论不休。有的大臣认为汉王是真心议和,应该赴约;有的大臣则认为汉王是想趁机设下埋伏,刺杀德王,不能赴约。
德王看到萧琰走进来,道:“萧公子,你来得正好,你对汉王提出的议和之事有何看法?”
萧琰沉思片刻,道:“殿下,依在下之见,汉王提出议和,必然是有阴谋的。他若真心议和,为何不选择在王府或皇宫等安全之地,反而要选择在城外的百花楼?而且,百花楼地处偏僻,易守难攻,很容易设下埋伏。”
一名大臣反驳道:“萧公子,你这只是猜测,并无证据。若我们不赴约,岂不是显得我们胆怯,让汉王有机可乘?”
萧琰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内众臣,语气愈发坚定:“若汉王真心议和,便不会在意会面地点的更改。反之,若他执意要在百花楼会面,那便更能说明其中有诈。我们不妨先答应他的议和请求,再暗中派人去百花楼探查,若发现埋伏,便将计就计,让汉王自食恶果。”
德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萧公子所言甚是。李将军,你立刻挑选百名精锐士兵,乔装成百姓,暗中前往百花楼探查情况,务必摸清汉王的部署。”
“末将遵令!”李默抱拳领命,转身大步离去。
苏凝看着萧琰,轻声道:“萧公子,你这计策虽妙,但也十分危险。若我们的人被汉王发现,恐怕会打草惊蛇。”
萧琰点了点头,道:“苏姑娘所言极是,所以我们还需另做准备。我建议,在李将军探查的同时,我们再安排一队人马,埋伏在百花楼附近的山林中,一旦发现情况不对,便立刻出兵支援。另外,我们还要在王府内加强戒备,防止汉王趁虚而入,袭击王府。”
德王对萧琰的考虑十分满意,道:“就按萧公子说的办。苏姑娘,王府的戒备就交给你了。”
“是,殿下。”苏凝领命后,也迅速退下安排事宜。
接下来的两天,德王府内一片忙碌。李默派出的探子陆续传回消息,说百花楼周围确实有不少可疑人员活动,看其装扮和行踪,很可能是汉王的手下。而且,百花楼的二楼被人整体包下,门口有专人看守,不许任何人靠近,显然是在秘密布置什么。
萧琰得知消息后,心中更加确定汉王是想在百花楼设下埋伏。他找到德王,道:“殿下,根据探子传回的消息,汉王在百花楼的部署十分严密,我们若贸然赴约,恐怕会陷入险境。不如,我们再想个办法,打乱汉王的计划。”
德王皱了皱眉,道:“萧公子有何妙计?”
萧琰沉思片刻,道:“我们可以派人散布谣言,说汉王此次议和是假,实则是想趁机刺杀殿下,而且他还勾结了外敌,意图谋反。这样一来,京城百姓必然会对汉王议论纷纷,朝廷也会对汉王产生怀疑。汉王为了撇清嫌疑,或许会改变计划,甚至取消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