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嶙连忙扶起苏墨,说道:“苏先生不必多礼。本王知道你是被胁迫的,只要你能如实说出事情的经过,本王定会还你一个公道。”
苏墨感激涕零,连忙将李斯年如何胁迫他伪造书信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还拿出了自己当时练习模仿萧琰笔迹时所写的几张纸,作为证据。
李嶙接过纸张,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的笔迹与那封伪造的书信果然如出一辙。他心中大喜,有了苏墨的证词和这些证据,再加上张毅的指证和那枚玉佩,想要扳倒李斯年,洗清萧琰的冤屈,就有了十足的把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四章齐王一计救全场(二)(第2/2页)
“苏先生,你立了大功。”李嶙说道,“林朔,先带苏先生下去休息,派人好好保护他和他家人的安全,不得有任何闪失。”
“是,殿下!”林朔带着苏墨下去了。
厅内,李嶙看着手中的证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接下来,就是与李斯年正面交锋的时候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皇宫内便已热闹起来。今日是早朝之日,文武百官早早地便来到了朝堂之上,等候皇帝的到来。而在这些官员之中,李斯年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他身着丞相官服,面色从容,仿佛丝毫没有受到萧琰一案的影响。
可只有李斯年自己知道,他心中早已是波涛汹涌。昨日傍晚,他得知管家秘密转移苏墨时遇到了不明身份之人的袭击,苏墨也不知所踪,他便意识到事情可能已经败露。他连夜派人四处寻找苏墨的下落,可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他心中暗暗祈祷,希望苏墨没有落入齐王手中,否则,自己多年的心血恐怕就要毁于一旦了。
就在李斯年思绪万千之际,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驾到!”
文武百官立刻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缓缓走上龙椅,坐下后,说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百官起身,纷纷站回自己的位置。
皇帝扫视了一眼朝堂之上的百官,目光最终落在了李嶙身上,说道:“齐王,萧琰通敌叛国一案,你调查得如何了?可有什么进展?”
李嶙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经过臣的调查,发现萧将军通敌叛国一案疑点重重,恐怕其中另有隐情。臣已找到一些证据,还请陛下准许臣在朝堂之上当众陈述。”
李斯年心中一紧,连忙上前说道:“陛下,萧琰通敌叛国一案早已人证物证俱在,齐王殿下如此说,恐怕是为萧琰开脱罪名。还请陛下明察,切勿被他人蒙蔽。”
李嶙冷笑一声,说道:“丞相大人,本王是否为萧将军开脱罪名,只需将证据一一呈上,陛下自有明断。难道丞相大人是怕真相败露,所以才急于阻止本王?”
“你……”李斯年被李嶙怼得说不出话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皇帝见状,皱了皱眉头,说道:“齐王,既然你有证据,那就呈上来吧。朕倒要看看,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
“谢陛下!”李嶙躬身谢恩,随后转身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带张毅和苏墨上殿!”
很快,张毅和苏墨便被侍卫带上了朝堂。张毅身着囚服,神色慌张;苏墨则身着素衣,眼神中带着几分紧张。
百官见状,纷纷议论起来。他们大多都知道张毅是指证萧琰的关键证人,却从未听说过苏墨这个人,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
李斯年看到张毅和苏墨,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阴谋恐怕就要败露了。
“张毅,”李嶙的声音响起,“你且当着陛下和百官的面,说说你当初是如何指证萧将军的?又是受了何人指使?”
张毅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声音颤抖地说道:“启禀陛下,草民……草民当初是受了丞相李斯年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