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章萧书生醉吟青云志(四)(2 / 5)

bsp; 李乘风和赵虎也举起酒碗,与萧琰碰杯,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酒液入喉,带着一丝辛辣,却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斗志。萧琰望着峡谷外的星空,再次吟出一首诗:

    “一线天中破重围,忠义将士志不摧。

    哪怕前路多艰险,敢教日月换新辉。

    青云之志永不忘,定让百姓笑开眉。”

    诗句回荡在峡谷内,激励着每一个 “忠义军” 士兵的心。他们知道,虽然前路依旧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就一定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与抱负,推翻腐败的朝廷,建立一个清明的新政权。

    次日清晨,李乘风、萧琰和赵虎带领残余的士兵们离开了 “一线天” 峡谷,前往狼牙山深处的一个隐蔽山谷。那里曾是 “忠义军” 的一个秘密据点,储存着一些粮草和武器,或许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路上,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许多士兵因为连日的战斗和奔波,已经失去了信心,甚至有些士兵产生了逃跑的念头。

    萧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若不尽快鼓舞士气,“忠义军” 恐怕真的会就此解散。

    这日,他们来到一个名为 “清风岭” 的地方。清风岭山势平缓,风景秀丽,山谷中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李乘风决定在这里暂时休整,让士兵们恢复体力。

    萧琰独自一人来到小溪边,看着清澈的溪水,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望湖楼的酒肆,想起了那些曾经与他一同饮酒作诗的朋友。他不知道,自己何时才能实现心中的青云之志,何时才能回到家乡,与朋友们再次相聚。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兄台,为何独自在此叹息?”

    萧琰转身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中年男子站在不远处。男子面容俊朗,气质儒雅,手中拿着一把折扇,看起来像是一位读书人。

    萧琰拱手道:“在下萧琰,乃‘忠义军’参军。只因我军近日遭遇惨败,士气低落,心中烦闷,故而在此叹息。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白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苏墨,乃一介布衣书生。久闻‘忠义军’为解救百姓而战,心生敬佩,今日能在此遇到萧兄,实属有缘。”

    萧琰闻言,心中一动。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遇到一位知晓 “忠义军” 的书生。他连忙说道:“苏兄过奖了。我‘忠义军’虽有心解救百姓,却能力有限,近日更是遭遇惨败,处境艰难。”

    苏墨叹了口气:“萧兄不必气馁。如今朝廷腐败,百姓困苦,‘忠义军’的义举早已深入人心。只是,仅凭‘忠义军’一己之力,想要推翻朝廷,确实困难重重。若能有更多的义士加入,或许情况会有所不同。”

    萧琰眼前一亮:“苏兄所言极是。只是,如今朝廷势力庞大,许多义士都不敢轻易加入我们。不知苏兄可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招募更多的义士?”

    苏墨笑道:“萧兄放心,在下在江湖上还有一些朋友,他们大多不满朝廷的腐败统治,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组织。若萧兄不嫌弃,在下愿意为‘忠义军’奔走,招募更多的义士加入。”

    萧琰闻言,心中大喜。他连忙拱手道:“多谢苏兄相助!若能招募到更多的义士,我‘忠义军’定能早日实现青云之志,解救天下百姓!”

    苏墨点了点头:“萧兄不必客气。解救百姓,乃是我辈读书人的责任。只是,招募义士需要一些时间,而且还需要一些钱财来筹备粮草和武器。不知‘忠义军’目前的粮草和武器储备如何?”

    萧琰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军近日遭遇惨败,粮草和武器损失殆尽,目前只能依靠之前储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