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萧书生又练剑法(四)(2 / 5)

儿临别时所赠。

    “萧公子,前面就是黑风关了。” 赶车的老镖师咳嗽着裹紧羊皮袄,“过了关便是大雷音寺,只是这几日不太平,听说关外的沙盗结成了‘鬼沙盟’,专劫往寺里进香的商队。”

    萧琰指尖摩挲着竹剑的纹路,剑身上还留着血魔真人的黑血痕迹,虽已用西域的甘草水擦拭过百遍,却总像有股腥气渗在竹纤维里。他自草原离去后,本想往东海寻访剑谱残页,却在洛阳城听闻大雷音寺藏有《风流夺命十三剑》的批注手札,便改道西行。

    “老丈莫怕,” 萧琰掀开车厢帘,露出里面捆扎整齐的佛经,“我此去并非为镖银,这些经书若有闪失,才是罪过。”

    话音未落,远处沙丘后突然卷起黄雾,马蹄声如闷雷滚来。老镖师脸色煞白:“是鬼沙盟的人!他们的‘流沙骑’最快!”

    萧琰跃下车,青衫在风沙中展如流云。他解下竹剑,指尖在剑脊上轻弹,内力顺着脉络游走 —— 自与血魔真人一战后,他总觉第十三式 “一剑定乾坤” 过于刚猛,每每使出都气血翻涌,这趟西行,也是想寻高僧指点如何化刚为柔。

    “此路是我开!” 为首的沙盗戴着青铜鬼面,手中弯刀映着残阳,“留下货物,饶尔等不死!”

    萧琰剑指地面,竹梢挑起三粒黄沙:“第一式,风过无痕。”

    身影骤然虚化,青衫掠过之处,沙盗们只觉手腕一麻,弯刀便脱手飞向空中。他并未伤人,只是用剑脊敲在每个人的膝弯,转瞬之间,三十余名流沙骑便尽数跪在沙地上,弯刀在他们头顶排成半圆,剑尖齐齐指向鬼面首领。

    “你是…… 萧书生?” 首领声音发颤,鬼面后的额头渗出汗珠,“江湖传言你已封剑,为何会在此地?”

    “封剑?” 萧琰收剑回鞘,风沙突然平息,他看着地上的佛经,“剑可封,心却难静。”

    鬼面首领挣扎着爬起,突然揭下面具,露出一张布满刀疤的脸:“小人有眼无珠!实不相瞒,我等也是被逼无奈 —— 大雷音寺的住持将我等族人扣在寺中,逼我们为他劫掠香火钱!”

    萧琰眉头微蹙。老镖师在旁低声道:“听说大雷音寺近年扩建,耗费甚巨,确实常有人说他们强征民夫。”

    “若公子肯救我族人,” 首领叩首在地,“小人愿引您从秘道潜入寺中,那本剑谱手札,就在住持的禅房里。”

    月上中天时,萧琰跟着鬼面首领穿过寺后的枯井秘道。井壁湿滑,长满青苔,隐约能听见上方传来钟声,每敲一下,都有细碎的沙土落下。

    “住持法明和尚,原是西域第一杀手‘无影’,” 首领在前面引路,声音压得极低,“十年前突然皈依,却把杀手营改成了寺中武僧,我族人便是他的刀俎鱼肉。”

    秘道尽头是间堆放柴草的偏殿,月光从窗棂漏进来,照见墙角蜷缩着十几个衣衫褴褛的牧民。萧琰刚要上前,却见其中一个孩童突然睁大眼睛,指向他身后 ——

    三枚透骨钉破空而来,带着佛堂特有的檀香。萧琰足尖点地,青衫如鼓满的帆,竹剑回旋间已将暗器卷在剑穗里。阴影中走出个身披袈裟的胖和尚,念珠在指间转得飞快,每颗珠子都泛着乌光。

    “阿弥陀佛,” 法明和尚笑眯眯地搓手,“萧施主远道而来,怎不喝杯禅茶?”

    “你的禅茶,怕是用活人血泡的吧。” 萧琰将牧民护在身后,竹剑斜指地面,“第十三式虽刚猛,对付你这种伪僧,正好。”

    “狂妄!” 法明袈裟突然炸开,露出里面的黑色劲装,十根手指弹出寸长的骨爪,“老衲这‘白骨爪’,倒要试试你的风流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