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二章萧书生无意之举(一)(2 / 6)

云纹,砚池底部果然有块不规则的凸起。萧琰用指尖轻轻敲击,竟发出中空的声响。他心中一动,试着用指甲抠那块凸起,没想到竟真的将其抠了下来。

    凸起的部分是块可以活动的木塞,下面露出一个狭小的暗格。萧琰屏住呼吸,伸手进去摸索,指尖触到一张卷得极细的纸。他小心翼翼地将纸取出来展开,借着月光看清上面的字迹,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纸上写的竟是三王爷与边关将领的密信,内容赫然是策划谋反!

    萧琰瘫坐在地上,手中的信纸簌簌发抖。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无意间捡到的砚台里,竟藏着如此惊天的秘密。若是被萧月馨知道他看见了这封信,恐怕性命难保。

    他挣扎着起身,想要将信纸塞回暗格,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可转念一想,萧月馨那般精明,定然早已猜到是他捡了砚台,方才的话不过是在试探。若是此刻将砚台还回,反倒坐实了他看过密信的事。

    怎么办?

    萧琰抱着砚台,在海棠树下急得团团转。月色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像极了他此刻混乱的心境。

    突然,一阵风吹过,信纸被吹得飘落在地。萧琰慌忙去捡,却不小心碰倒了身旁的花盆,发出 “哐当” 一声脆响。他心中一紧,生怕惊动了旁人,赶紧将信纸揣进怀里,抱着砚台匆匆离开。

    回到自己的住处,萧琰反手闩上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气。他将砚台放在桌上,借着油灯的光亮再次打量那封密信。信上的字迹苍劲有力,正是萧月馨的手笔,上面详细写了谋反的计划,甚至连起事的日期都已定下。

    萧琰只觉得头晕目眩,他一个小小的书生,平日里连杀鸡都不敢看,如今却卷入了这等谋逆大案,简直是飞来横祸。他想将密信烧毁,可又怕萧月馨追问砚台的下落;想将密信交给皇上,可又怕自己人微言轻,反被诬陷;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可这封信像块烙铁,烫得他坐立难安。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萧琰猛地抬头,看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黑影。他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握紧了桌上的砚台,厉声喝道:“谁?”

    黑影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立在窗外。萧琰壮着胆子走到窗边,猛地掀开窗帘,却发现窗外空无一人,只有风吹动树叶的声音。

    难道是自己眼花了?他皱着眉头,刚要关上窗户,却瞥见窗台上放着一张纸条。萧琰拿起纸条展开,上面只有四个字:“速毁此信。”

    字迹娟秀,不似男子所书。是谁在提醒他?难道是萧月馨的敌人?还是另有隐情?

    萧琰拿着纸条,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他看了看桌上的密信,又看了看那方砚台,心中的挣扎越发激烈。毁掉密信,或许能暂时保全自己,可三王爷谋反的事若是成真,天下苍生都将陷入苦难。不毁密信,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他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先将密信和砚台藏起来。他将密信重新卷好,塞进砚台的暗格里,再将木塞复原,然后将砚台藏进床底的木箱里,上面压了几件旧衣物。做完这一切,他才稍稍松了口气,可心中的不安却丝毫未减。

    这一夜,萧琰彻夜未眠。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反复回响着萧月馨的话,眼前不断浮现出那封密信上的字迹。他知道,从捡到砚台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卷入了一场危险的漩涡,而这场漩涡的中心,正是那位深不可测的三王爷。

    翌日清晨,萧琰顶着浓重的黑眼圈起身。昨夜的惊魂甫定让他精神萎靡,可想到今日还要去王府赴宴,他便强迫自己打起精神。

    洗漱完毕,他换上一身干净的锦袍,对着铜镜整理仪容。镜中的自己面色苍白,眼神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惶恐。他深吸一口气,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今日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保持镇定,绝不能让三王爷看出破绽。

    来到王府,宴席已经开始。萧琰刚走进宴会厅,就感觉到一道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