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如何得了安抚日子渐稳,端午节圣主如何在京城与民同乐,百废如何在新政下渐渐复兴……
能说的奇闻轶事全抖了出来,不好细说的敏感处就含糊带过。
几位太监倒像极了说书先生,讲到动情处,手里的玄木拂尘甩得啪啪响,引得满堂人屏息凝神。
沐天波听得热血沸腾,攥着拳头恨不得立刻披挂上阵,跟着朝廷大军杀贼建功;
吴兆文听得老泪纵横,手掌忽松忽紧,嘴里喃喃着“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实在难以想象短短数月竟有这般逆转;
唯有吴文瀛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承认崇祯皇帝向来有主见,可要说皇帝能亲自指挥人马剿灭流寇,还能造出先进火炮把鞑子打得屁滚尿流?
这也太扯了!
但凡朝廷真有这本事,何至于让民乱闹了十几年,把天下搅得乌烟瘴气?
他端着酒杯的手停在半空,眼里满是疑惑,却终究没敢把这质疑说出口。
吴文瀛忍不住追问:
“那莫非是左良玉率军勤王才打了胜仗?
吴三桂是不是也带兵入京了?
刘良佐、黄得功、高杰、刘泽清这些总兵,是不是都去勤王了,才合力消灭了乱贼?”
这话问得四位黄门太监顿时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整话。
还是个年轻些的太监没把住嘴,脱口道:
“左良玉那乱臣贼子早被诛杀了!
刘泽清倒是接了旨意,已经解甲归田。
刘良佐、黄得功和高杰……
压根没入京勤王。
这回能灭了乱贼、打退八旗,全是御马监、东厂还有各监卫一同听令行事的结果!”
这话一出,别说吴文瀛满脸不信,连刚才听得热血上头的沐天波都愣住了。
打仗哪有这么简单?
若是靠内监和京卫就能成事,大明何至于民乱十几年不止,何至于丢了定辽,更何至于常年被关外鞑虏追着打?
四位太监被这么一质疑,自己也犯了嘀咕。
回想宫里的日子,每日按部就班倒不觉得有啥不对,可如今被问得细了,竟也觉得那些“大捷”
透着股不真实。
可他们又没法解释,只能反复念叨:
“事实就是这样啊!
谁知道具体是咋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