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化学痴女6续归来七(1 / 2)

卢九德和方正化也被人领着去试了漂流。

一开始海师出身的卢九德还不当回事,跟身边人笑说:

“咱们常年在海上跟风浪打交道,这点水流算什么?”

可真坐上皮筏往下冲,才觉这漂流比海上行船刺激多了——

海上的浪是平着推,峡谷的水流是顺着山势冲,撞上礁石时筏子颠簸得厉害,溅起的水花打在脸上,凉丝丝的,反倒让他们觉得新鲜又痛快,先前的不以为然早抛到了脑后,连方正化都忍不住喊了声“痛快”

试过漂流后,卢九德就基本长驻船舶工坊了——

许大匠正琢磨着设计能跑远海的巨船,特别需要他多年海上航行的经验,比如“什么样的船底能抗住远海的大浪”

“船舱怎么布局更方便储物”

于是卢九德干脆带着一同归来的南洋海师众人,都扎进了工坊的研究室,整日和船舰图纸、木质模型打交道,有时候为了一个船舵的设计,能跟工匠们争论大半天。

方正化则比卢九德忙碌得多,几乎脚不沾地——

每天要在火炮工坊、器械工坊、研药工坊和熔炼工坊之间来回跑。

他的任务是协助各工坊完善歼城炮的相关数据:

在火炮工坊盯着炮弹射程与威力的调试,记录不同装药量的爆炸效果;

到器械工坊核对炮身支架的承重数据,确保射时不会晃动;

去研药工坊沟通新型炸药的适配性,看能不能进一步提升炮弹杀伤力;

最后还要去熔炼工坊查看炮身材质的坚韧度,确认新炼的合金能不能扛住连续射的高温。

每一项数据他都要亲自提供,半点不敢马虎。

另一边,徐琳达拖着灌了铅似的疲惫身子,慢慢走进香泉镇徐宅时,出来开门的母亲竟愣了半晌,差点没认出她来。

这些日子她一头扎在化学科实验室里“硬怼”

实验,从早到晚守着试管、烧杯琢磨,虽没琢磨出什么像样的成果,却把自己熬得形容枯槁——

眼下的乌青重得像涂了墨,脸颊凹陷下去,嘴唇也干得爆了皮,身上的素布袍沾着不少不知名的粉末,憔悴得像个多日没吃饭的流民。

徐母见了,心疼得眼泪当场就掉了下来,拉着女儿的手止不住地劝“别这么拼命”

可徐琳达只歇了半天,又想着回实验室,徐母实在没辙,最后想起徐雅各布的交待——

“女儿要是认准了学问,就帮她找能护着她的人”

终究觉得“解铃还须系铃人”

既然化学科是圣皇亲自建立的,女儿又是为了研究化学才成了这副模样,不如就豁出老脸,把女儿托付给圣皇陛下,请陛下代为照拂,至少让女儿能在安全的环境里做研究,别再这么不管不顾地熬着。

随着南洋运来的大量橡胶陆续送进皇庄,朱有建心里又盘算起新的娱乐项目——

篮球对抗。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

篮球场需要的场地、篮筐都很容易实现,最关键的篮球现在也能做了——

以天然橡胶为内部芯体,马皮缝成球胆裹在外层,再用耐磨的橡胶做外层球皮,里面加层簧片结构减震,拍起来既有弹性又不容易变形。

眼下橡胶加工、皮革缝制的技术都已成熟,造出能用来对抗的篮球完全没问题。

一得空,朱有建就坐在御书房里动笔编撰篮球的使用方法:

从“不能用手抱球跑”

的基础规则、“五人一队”

的对抗模式、“前锋、中锋、后卫”

的人员分配,到“跳投、勾手”

的投篮技巧、“运球不能二次翻腕”

的规矩,一条条写得明明白白,还配了简单的示意图标注动作。

写完规则,他还亲自去刚铺好的篮球场下场演示。

穿越前他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篮球本就是大学里最常见的体育项目,男生基本都玩过,虽说他技艺不算顶尖,但规矩和标准动作都熟稔得很。

只见他弯腰拍着球,先是慢运球绕场,接着灵活走位避开围观的监卫,顺势三步上篮把球送进篮筐;

之后又演示了远投、近射,甚至还踩着矮梯试了扣篮、倒挂投篮——

一连串动作算不上多潇洒帅气,却每一步都标准规范,把篮球的玩法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看得周围人连连叫好。

配套的篮球衣是以灭僵队的透气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