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推崇秦始皇,还称其为“祖龙”
,说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郡县制,才让华夏文明得以延续,将原本破碎的华夏重新凝聚成一体,功远大于过。
可在传统史书里,评价却完全不同——
一直把大秦当成暴政的代表,觉得秦朝“以法治国”
太过严苛,是在“阉割人性”
,连带着秦始皇也成了“暴君”
的代名词。
尤其是汉武帝时期,他文治武功,北击匈奴、开拓疆域,堪称“再造华夏”
,之后又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从那以后,华夏各朝就开始把“仁政”
“礼仪”
“教化”
挂在嘴边,凡事都要讲究个“师出有名”
,连对外用兵都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由头。
后来五胡乱华,中原陷入混乱,儒家那套“仁政教化”
在乱世里根本不管用;
到了隋唐时期,儒家更是不敢多言——
那会儿的隋唐,从上到下都尚武,觉得汉武帝当年太“要脸”
:
明明想打匈奴,偏要先派使节出去挑事,等对方先犯错才动手,这种找借口的做法,就跟稚童想撒尿淹蚂蚁,还得先找个“蚂蚁挡路”
的理由一样,完全没必要。
在隋唐人眼里,要打便打,哪用得着这么多弯弯绕绕?
长孙家在唐朝初期风头无两,看似是借了皇室姻亲的光,实则人家早在隋朝建立前,就已是根基深厚的大家族。
就说长孙无忌的大伯长孙离,更是个藏在史书缝隙里的狠角色——
他常年在西域活动,干的最核心的事,就是搅乱突厥内部,让这个草原霸主从根上烂掉。
突厥果然在他手中,分裂成了两部分,成了西突厥与东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