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的举动,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这支访问团的核心成员,说出来没人会信——
全是太监出身。
团长高宇顺沉稳干练,是进阶版三十六计资深研究员,圣皇团核心成员,遇事从不会慌;
副团长是太子朱慈烺,研究院商业天才,跟着快应队一起训练,足足熬过了两届集训,说是“精英特种卫队”
也不为过。
朱有建对他们的勉励,显得有些苛刻:
“当以一敌万要求自己,要有一人摧毁一万常规部队之能。”
就连他们身上穿的青布常服,看着朴素无华,实则暗藏玄机——
每一寸布料里都掺了“仁慈煤”
,遇到危险时能起到防护作用,关键时候能救命。
最让访问团众人振奋的,是戴苍刚研出的新装备。
他不仅造出了袖珍铳弹匣,还成功搞出了可重复使用的射药弹筒——
有了这两样东西,访问团终于能在海外自制弹头,再也不用愁弹药补给跟不上。
那袖珍弹匣设计得格外精巧,额载二十颗铳弹,尺寸不过一寸宽、三寸长、五分厚,扁扁薄薄的,刚好能别在战术腰带上,不硌腰也不碍事;
每人的腰带能并排卡上一百只弹匣,单论火力储备,足够应对一场恶战。
至于弹头,就更方便了——
木头、竹子、石头、兽骨,只要是够坚硬的东西,找块磨刀石削成圆球状就能用,完全不用依赖制式弹头。
哪怕在荒郊野外没补给,随手捡块石头就能加工,随时能补充弹药。
射药则是纸包型的,定量的新式火药被双层油纸牢牢夹在中间,边角封得严严实实,不怕受潮;
既能折叠成小块塞进怀里,也能卷成筒收进布袋,拿取方便。
用的时候更简单,撕下一个纸包塞进弹筒,底火是提前固定在弹筒底部的燧式,不用额外装,扣动扳机时,击针一撞就能触,操作又快又省心。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