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地势能避开洪灾?
比如箕域依着高地筑城,毕域靠着山脉阻隔?”
这话一出,几位熟悉古地理的教授立刻低声议论起来。
“说起箕域,史载箕子封地曾在辽东至朝鲜半岛一带,那处多山近海,或许有天然高地可依。”
一位白教授沉吟道,
“而海西毕域若依着毕宿分野来看,对应冀州一带,西靠太行山脉,说不定能借山势挡水。”
可话音刚落,他又摇了摇头,
“即便如此,这般规模的洪水,怕是再高的地势也难完全幸免。”
这话问得众人都哑了火,议事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是啊,洪水本是无界之物,一旦漫溢便如脱缰野马,哪能精准绕开起者的地盘?
《尚书》里记载上古洪水“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连高山丘陵都能淹没,寻常地势怎挡得住?
有人摸着下巴猜测:
“说不定箕域靠海多山,毕域依着太行山脉,有天然高地阻隔?”
可话音刚落就自己摇了头——
再高的山,遇上符文里“昆仑成墟”
那般规模的洪水,恐怕也难幸免。
也有和鲁总监一同研究器械的匠人插言:
“会不会当时的神器能精准控场?
就像咱们调弄水车闸门似的,能圈定范围?”
这话倒让几位教授顿了顿,毕竟那能悬浮喷气的“瓢虫飞行器”
已出当下工技,或许真有操控洪水边界的手段。
可没人见过这般本事,《舜典》里鲧治水用筑堤之法都九年无功,更别提精准控制洪水走向了,终究是拿不出半点依据。
众人只能重新盯着符文稿纸愁,指尖反复划过“风部”
“雨部”
“洪水泛滥”
的字样。
越琢磨,这贺兰山腹地的谜团就越缠越紧:
既像史前古史的残片,又透着越时代的规整纪年;
既提部族纷争,又藏着“基地”
“飞行器”
的诡异痕迹,仿佛隔着一层厚厚的雾,看得见模糊的轮廓,却怎么也摸不清背后的真相。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