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君臣和谐,解决顾虑(五)(2 / 2)

p>满清或许能入关抢劫,但绝不会像后来那样,轻轻松松就站稳脚跟、取代大明。

朱有建的想法透着股反常规的实在——

既然农民总因天灾抛荒,那干脆把土地收归朝廷手里,再佃给农民耕种,该收的租子照收,但不直接花掉,专门存着备灾荒年,到时候再返还给百姓。

他算得明白:

就算农民一时跑了,等外头混不下去,终究还是要回来种地,土地握在手里,就不怕没人耕种。

不过他没满足于此,反倒想起前世教员应对灾害的法子——

要治小冰河时期的旱涝,光靠存租子不够,得从根上解决水利问题!

于是他下了令,全国到处兴修水库、开挖沟渠:

旱的时候,水库放水灌溉,还能通过水利设施调节局部气候增雨;

涝的时候,多余的水顺着沟渠排走,避免淹了农田。

他还琢磨着更长远的——

推行退牧还野,把过度放牧的土地恢复植被,既能涵养水源,又能防止土地沙化;

再专门搞锁水治沙工程,用植被和水利把沙漠戈壁固定住、滋润透。

在他看来,想法其实很简单:

要是连沙漠戈壁都能改成绿油油的耕地,还怕没地方种田、没粮食养活百姓?

到时候别说应对小冰河,就算再遇上更大的灾,大明也能扛得住。

别真以为朱有建这番折腾是为了大明、为了老百姓——

他不过是莫名其妙穿越到这个世界,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回家的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先好好活下去,说不定哪天就有转机能回去。

既然要活下去,自然不愿过颠沛流离、提心吊胆的日子,而要实现这点,他心里早有了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