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2章 权衡(3 / 5)

起茶杯:

    “希望你成为后者。”

    郑仪双手捧杯,与之轻碰。

    茶水澄澈,映出他坚定的眼神。

    他懂了。

    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程安书与王振国并非对立,而是互补,一个负责破冰,一个负责护航。

    而自己,正在被双方同时寄予厚望。

    晚餐过后,四人回到客厅。

    程安书把话题转向了郑仪的过往。

    “听小悦说,你是农村出来的?”

    程安书递过一杯茶,语气随意得像在闲聊。

    “嗯,老家在松林县的山村。”

    郑仪双手接过,坦然道。

    “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背景。”

    程安书点点头:

    “政法大学四年,有没有担任过什么职务?”

    “大一在学生会权益部,大二开始跟着徐老师做课题,后来当了两年校辩论队队长。”

    “谈过恋爱吗?”

    这问题来得突然,程悦猛地咳嗽一声。

    程安书摆摆手:

    “例行询问而已。组织上考察干部,生活作风也是重点。”

    郑仪面色如常:

    “大学谈过一个,毕业后观念不合,分了。”

    他没提林沐晴的名字,更没提林志远的打压,有些事点到即止,说多了反而显得刻意。

    程安书抿了口茶,突然话锋一转:

    “实习期间,接触过什么敏感案件吗?有没有人试图通过你找徐永康走关系?”

    “有。”

    郑仪直视程安书的目光。

    “大三时有个企业老板想通过我拿到徐老师对某个司法解释的学术意见,开价五万。我拒绝了,并报告了导师。”

    “为什么拒绝?”

    “因为那家企业涉嫌污染环境。”

    郑仪语气平静。

    “徐老师常说,法律人的脊梁一旦弯了,就再也直不回来。”

    程安书没有表现出对郑仪回答的满意或不满,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他并不完全相信这世上有毫无破绽的人。

    但在郑仪的故事里,他至少确认了一个关键点,这个年轻人足够聪明。

    聪明到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聪明到明白有些诱惑背后往往藏着致命的陷阱;聪明到哪怕拒绝,也会给自己留好退路。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