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6章 名义上的三把手,市委副书记刘卫东(1 / 5)

    郑仪没有立刻离开,反而独自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

    北河村的风暴已经掀起,胡之遥的刀、邓修的剑、李成栋的喇叭都已就位,甚至邹侠这座最大的靠山也暂时被稳住了阵脚。

    表面上看,一切都在按照他预设的轨道猛烈推进。

    但他心里清楚,这仅仅是个开始,或者说,是撕开了第一道口子。

    真正的庞然大物,还隐藏在更深、更暗的水下,冷眼旁观着这场风暴,甚至可能正在悄然调整着应对的策略。

    这个庞然大物,或者说,最需要警惕的那个“变量”,就是市委副书记刘卫东。

    郑仪的脑海中迅速闪过省长交给他的那份绝密资料里的信息碎片,以及他来到明州后暗中观察到的细节:

    刘卫东,市委副书记,明州名义上的三把手。

    年纪比邹侠稍长,资历极老,在明州根深蒂固。

    前任市长何伟倒台的那场巨大风波中,很多人都被卷入,清洗。

    资料显示,刘卫东与何伟关系密切,当时许多人都认为他难逃一劫。

    但最终,他却奇迹般地“平稳着陆”,只是权力和影响力似乎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和制约,从此变得更加低调、沉默,甚至在常委会上都很少发表决定性意见,更像一个超然的旁观者。

    省长提供的资料里,用了一种非常含蓄的措辞:

    “……卫东同志在何伟事件中负有失察之责,经批评教育后,认识深刻,暂无具体证据表明其有直接参与……”

    “暂无具体证据”、“失察之责”……这些官样文章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复杂的真相。

    郑仪凭借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从那些语焉不详的表述和几处微妙的“巧合”中,嗅到了一丝极不寻常的气息。

    他隐约感觉到,刘卫东当年的“平安落地”,绝非那么简单。

    其背后牵扯的博弈和妥协,可能远超外界想象。

    甚至有可能,何伟的倒台,本身就是一场权力重新洗牌的结果,而刘卫东,或许是这场洗牌中某个更庞大、更隐秘势力的“止损点”和“留守者”。

    他平时看似尴尬、被边缘化,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极致的自我保护?

    一个能在何伟那种惊天大案中全身而退的人,怎么可能简单?

    他的沉默,他的低调,或许正是在积蓄力量,或者说,在等待时机。

    而四海系在明州能如此盘根错节、肆无忌惮,其背后若没有更高层级、更隐蔽的保护伞,是绝无可能的。

    这个保护伞,会不会与刘卫东,或者说与他所代表的那股隐匿势力有关?

    北河村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基层,但一旦深挖下去,链条必然会向上延伸。

    到时候,会不会触动刘卫东那根敏感的神经?

    他现在按兵不动,是真正的置身事外,还是在冷静观察,寻找介入的时机,甚至……寻找反击的破绽?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