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他要延续郑仪的路线!
组织部长王明(新调整上来的)迟疑了一下,还是试探着开口:
“冷书记,郑书记……之前的步子,是不是有点过激了?这矿难的后续……”
“矿难,是天灾背后叠加了人祸的必然结果!”
冷治打断他,声音冷硬如铁。
“不是步子快慢的问题,是之前根子烂了太久,积重难返!
是清理毒瘤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如果因为怕痛就停止手术,那就是等死!”
他目光如炬:
“郑仪同志在任时强力推动的清零计划,财政改革,安全标准化建设、严厉整治‘吃空饷’……哪一条不是切中了要害?哪一条不是为了根除毒瘤?就因为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阻力、遭到了反扑、甚至最后我们自己人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我们就要把这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再关回去?就要把没做完的手术停下来,让创口流脓?”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那股在矿难后期支撑着他死扛不退的压迫感再次弥漫开来:
“我告诉你们!
这条路,不但要继续走,还要坚定不移、更深入地走下去!
用更严格的标准!
更规范的程序!
更强硬的执行力!”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不定的脸: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冷治是郑仪同志的旧部,念着旧情?”
他嘴角似乎扯出一个冷笑。
“念旧情?”
“我冷治今天坐在这把椅子上,不是靠念旧情!”
“靠的是在矿难之后,在你们有人犹豫退缩、有人想明哲保身的时候,我顶了上去!
靠的是我把陈纵那伙人的根子,挖到了底!
靠的是我守住了青峰没崩盘!”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铁血的强硬:
“我继承郑仪同志的路线,只有一个原因——因为那是正确的!
因为那是对青峰老百姓负责的!
因为那是一条必须走、也只能走到底的荆棘路!”
“我们要改正的,不是方向!
而是方法!
要吸取的教训,不是勇气和决心错了,而是在推进过程中,我们的韧性还不够强!
我们的细节还不够完善!
我们识别人、防范风险的盾牌还不够坚固!”
冷治重新坐回椅子上,气息依旧严肃强硬。
“矿难事故后续处理,必须按最高标准,把能查的责任都查清,该处理的责任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郑仪同志之前推动、但因为矿难中断的几个重大民生项目和基础建设工程,经过充分评估论证后,符合条件的,要立即重启!
而且要干得更扎实!”
“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要立刻着手重建!
标准只能比原来更高,监管只能比原来更严!
从流程到技术到人员配备,必须彻底革新!
谁再敢在这个问题上马虎,我就先砸了他的饭碗!”
“纪委和审计部门,”
他看向新任的纪委书记和审计局长。
“接下来,你们的担子最重!
盯紧每一分钱,盯住每一个环节!
阳光政务平台,要继续扩大公开范围和深度!
别怕得罪人!
你们背后,有我冷治顶着!”
一条条指令,坚定、强硬,没有丝毫含糊。
每一项具体工作,几乎都能看到郑仪时期政策的影子,甚至更加深入、更加严格。
郑仪的“政治遗产”
,非但没有被抛弃,反而被冷治以一种更加强悍、更加彻底的姿态,牢牢地钉在了青峰未来展的蓝图上!
常委们沉默了。
有人眼神复杂,有人暗自松了口气,也有人眼中的疑虑更深。
但没人再质疑冷治的决心和方向。
这位新任的县委书记,用他标志性的冷硬和毫无妥协的姿态,已经清晰地宣示:
青峰这艘刚经历风暴洗礼的大船,方向不变!
航不减!
甚至,舵轮会握得更紧!
新书记上任后的第一次常委会,就在沉肃和强烈到令人窒息的决心传递中结束了。
众人起身,陆续离开。
下午,县委书记办公室。
桌上的内线电话却突兀地响了。
尖锐的铃声划破了短暂的沉寂。
冷治伸手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