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测的平静。
郑仪知道,周正的目光看似温和,实则一直在打量着所有人。
他在收集信息,也在无声地宣告着李天为的存在。
午餐结束,各自回房午休。
郑仪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他昨晚整理完的临海调研报告初稿。
文档标题是:“临海市产业结构转型与工人权益保障问题初步调研报告”
。
他握着鼠标,光标在标题上停留了片刻。
然后,他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
双手放在键盘上。
片刻后,他敲下了新文档的标题:
“泽川市龙湾新区开模式观察与风险评估——基于初步调研的思考”
。
下午三点整,市委2号楼三层,会议室。
这里装修风格比市政府那边更显庄重严肃,巨大的落地窗将外面的人工湖景框成一幅画。
椭圆形的深色实木会议桌光可鉴人。
罗教授居中,老李、郑仪、薛敏分坐两侧。
对面,是周正、张明宇副市长、改委主任徐有成,以及几位负责记录的政研室人员。
徐有成站在投影幕布前。
他四十多岁,穿着合身的深色西装,脸上带着一种长期处理复杂数据、掌控宏观局势养成的冷静和自信。
“罗教授,各位领导。”
徐有成的声音不高,语平稳,吐字清晰,每一个音节都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受市委、市政府委托,我向各位汇报泽川市经济社会展情况,重点介绍龙湾新区的规划建设。”
投影亮起。
没有花哨的动画,没有煽情的音乐,只有最硬核的数据和图表。
“泽川市2o年gdp总量,144万亿元,同比增长79。”
第一行数字跳出来,如同一个沉甸甸的秤砣,砸在桌面上。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132。
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外贸进出口总值……”
一项项亮眼到令人炫目的数据,被他清晰而稳定地吐出来。
郑仪看着那些飞滚动的数字。
它们代表了财富、度、规模,代表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碾压性的力量。
徐有成没有停顿,语气没有任何起伏:
“龙湾新区,作为泽川未来二十年展的核心承载地,规划面积188平方公里。”
“目前已引进世界5oo强企业区域总部或研中心21家。”
“引进百亿级产业项目8个。”
“签约金融机构区域总部15家。”
“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
又是一连串巨大的数字。
“新区的战略定位是:全球资源配置枢纽,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典范区。”
他切换了一张图表。
“我们创新采用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开模式。”
“由市级层面统一规划、统一收储核心区域土地。”
“通过引入具有强大资金实力和开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如星耀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负责一级开、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核心项目开。”
“市属平台公司负责协调、服务和必要的政策性投入。”
“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徐有成的语不急不缓,逻辑链条极其严密。
从战略目标,到实施路径,到资金保障,到产业导入,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仿佛龙湾新区是一部已经设计好、并正在完美运转的精密机器。
他甚至提到了风险管控:
“对于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资金链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我们建立了四级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确保项目平稳推进。”
郑仪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徐有成的汇报,完美得像教科书。
但郑仪脑中浮现的,却是临海前进厂那几台“空转”
的机床,是明州文化园空荡荡的新城。
在这里,龙湾新区这幅宏伟蓝图,真的是建立在坚如磐石的根基上吗?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投影幕布上那些代表投资额、项目数的巨大柱状图。
它们的根基,是什么?
“在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清醒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