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陈默同志是很好的选择(2 / 3)

验。

城投集团资产规模巨大,业务复杂,让他直接担任董事长……会不会……步子迈得有点大?恐怕难以服众,也容易给他本人带来巨大压力。”

她说的都是实情,也是组织部门在提拔干部时必然要考虑的因素。

郑仪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脸上的笑容不变,语气却变得更加深沉:

“孙部长的顾虑很有道理。

按部就班地看,陈默同志确实还需要历练。”

“但是,孙部长,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人,需有非常之举。”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孙梅。

“四海集团的教训就在眼前!

我们不能等到干部什么都学会了、什么都经验丰富了再去解决问题!

明州等不起,老百姓等不起!”

“陈默同志虽然年轻,但他有几个不可多得的优点。”

“第一,他政治立场坚定,在北河村事件中,面对压力诱惑,毫不动摇,坚决维护市委决策,维护群众利益,经受住了考验!

这是最宝贵的品质!”

“第二,他熟悉四海集团的底细,了解其中的陷阱和雷区,由他来主导城投集团接收四海遗产,可以有效避免重蹈覆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他执行力强,魄力足,敢于碰硬,正是开拓新局面最需要的那种干部!”

“至于企业管理经验,”

郑仪挥了挥手,仿佛这不是什么问题。

“可以配一个经验丰富的总经理给他做搭档嘛!

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嘛!

我们当年搞改革,那么多干部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

“重要的是有一颗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心!

是有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锐气!”

他一番话,有理有据,既回应了孙梅的顾虑,又将陈默的“缺点”

巧妙转化为了“优势”

,更将其提拔拔高到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的战略高度。

孙梅沉默了片刻。

她不得不承认,郑仪的话很有说服力,至少表面上无懈可击。

但她更深知,人事问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能力”

和“需要”

问题。

这背后是错综复杂的权力平衡和各方势力的博弈。

陈默是郑仪的人。

如果让他执掌城投集团,意味着郑仪的势力将急剧膨胀,不仅牢牢掌控了党委系统的中枢,更将触角深入到了政府经济命脉的核心领域。

这必然会打破明州现有的、微妙的权力平衡。

其他常委,尤其是政府那边的马天祥,会怎么想?

省里那边,又会怎么看?

“秘书长的想法,很有魄力。”

孙梅缓缓开口,语气依旧谨慎。

“陈默同志也确实有很多突出优点。

不过,这么重要的人事安排,恐怕还需要在书记会上充分酝酿,更需要征求一下政府那边,尤其是分管国资的马副市长的意见。

毕竟,城投集团以后还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她再次抬出了程序和平衡,这是组织部长最常用,也最有效的“防御”

手段。

郑仪看着她,忽然笑了笑,那笑容意味深长。

“孙部长考虑得很周全。

程序当然要走,各方面的意见也要听。”

他话锋一转。

“不过,我相信邹书记对城投集团的重视程度,也相信邹书记选贤任能的魄力和眼光。”

“至于政府那边……”

郑仪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张林市长对成立城投集团是全力支持的。

马副市长那边,我相信他作为老同志,会顾全大局,以明州展为重。”

“毕竟,城投集团是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最终对市委常委会负责。”

他轻轻一句话,点明了最高权力的归属,也微妙地暗示了马天祥的“分寸”

孙梅听明白了。

郑仪这不是在和她商量,而是在……通知她。

他已经得到了邹侠的默许,甚至可能已经说服了邹侠。

他今天找她来,不是听取组织部的意见,而是要让组织部按照他的意图,拿出“符合程序”

的候选人方案。

压力,巨大的压力,无声无息地笼罩下来。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