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是什么?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
就是要用全新的血液、全新的机制,来确保国有资产不再被侵蚀!”
“陈默同志是年轻,是缺乏所谓的‘企业管理经验’!
但他有的是什么?有的是在北河村事件中顶住压力、一查到底的铁面无私!
有的是对市委决策部署毫不打折的执行力!
有的是没有被任何利益集团染指的干净背景!”
“这些品质,在现阶段,比什么‘经验’都宝贵!
都重要!”
“我认为,组织部推荐陈默同志,正是看中了他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是真正对明州未来负责的表现!”
邓修的话,条理清晰,立场鲜明,直接针对马天祥的“资历论”
进行了批驳。
马天祥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嘴唇动了动,想反驳,却被邓修这连珠炮似的、句句戳心窝子的质问堵得一时语塞
还没等马天祥组织好语言反击,又一个沉稳的声音响了起来。
是政法委书记胡之遥。
他没有邓修那么锋芒毕露,语气相对平和,却同样坚定。
“我同意邓修同志的意见。”
“现在是什么时候?是四海集团刚刚被打掉,其残余势力和错误流毒尚未肃清的时候!”
“城投集团接手的是四海留下的摊子,里面不知道埋着多少雷,藏着多少坑!
这个时候派一个四平八稳、讲究一团和气的干部去,能行吗?那岂不是等于又请回去一个‘菩萨’?能解决什么问题?”
“就需要陈默这样有锐气、有魄力、六亲不认、坚决执行市委决策的干部,去狠狠地查,狠狠地改,狠狠地立规矩!”
“至于经验?可以在实践中积累嘛!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当年我们搞改革,那么多干部不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我觉得,陈默同志,就是这个‘非常之人’。”
胡之遥的表态,虽然不如邓修激烈,但分量同样够重。
纪委和政法委,一个管官帽子,一个管刀把子,这两位实权常委的明确支持,瞬间改变了会场的力量对比。
马天祥的脸色已经从难看变成了铁青。
他没想到,邓修和胡之遥会如此旗帜鲜明、毫不避讳地支持郑仪!
甚至不惜直接驳斥他这位常务副市长!
他们的理由冠冕堂皇,站在道德和政策的制高点上,让他难以从正面反驳。
马天祥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他知道邓修和胡之遥跟郑仪走得近,但没想到他们会如此旗帜鲜明、毫不避讳地支持陈默!
这完全打乱了他的节奏。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转向坐在他对面的张林。
政府口的一把手,此刻的同盟显得至关重要。
张林一直在低头喝茶,似乎想把自己隐藏起来。
他感受到了马天祥的目光,他下意识地避开了对视,心脏砰砰直跳。
他当然知道马天祥的意思。
期待他这位市长,能站在政府系统的立场上,一起反对这个“离谱”
的任命。
毕竟,城投集团名义上还是在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
他如果也强烈反对,加上马天祥,分量就不一样了。
张林抬起头,目光快扫了一眼对面的郑仪。
郑仪依旧平静地坐着,甚至都没有看他一眼。
但张林脑海里,立刻想起了郑仪那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想起了郑仪承诺的“市长宏观指导”
,想起了郑仪描绘的、由他张林主导的明州新展蓝图。
得罪马天祥,只是得罪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得罪郑仪……为什么要得罪?
更何况,郑仪承诺了,让他“宏观指导”
城投集团,这本身也是一块巨大的权力蛋糕。
孰轻孰重,瞬间分明。
更何况,邓修和胡之遥已经表态支持,邹书记的态度虽然不明朗,但郑仪能把这个方案端上来,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大势已定。
短短几秒钟内,张林做出了决断。
张林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一种深思熟虑后做出艰难决定的表情,他看向邹侠,语气沉重地开口:
“书记,各位同志。”
“刚才天祥市长、邓书记、胡书记的意见,我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