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鞭炮声零星响起,夹杂着远处传来的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的喧闹背景音。
客厅里,秦月陪着公婆看电视,嗑着瓜子,聊着家常。
郑怀瑾玩累了,已经在奶奶怀里沉沉睡去,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意。
郑仪给郑浩使了个眼色,兄弟俩默契地起身,一前一后走进了书房。
书房的门轻轻合上,将外面的热闹与温馨隔绝开来。
书房里只开了一盏台灯,光线柔和地洒在深色的书桌和满架的书脊上,营造出一种安静而私密的空间。
郑仪没有坐在书桌后,而是和郑浩一起,坐在了靠窗的那组小沙上。
他拿起茶几上的紫砂壶,给弟弟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温热的普洱茶。
“小浩,”
郑仪将一杯茶推到弟弟面前,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刚才在饭桌上,有些话,哥没细问。”
“现在没外人,你跟哥说说,你那个女朋友林薇,还有她家里……具体是什么情况?”
“还有,你进部委这个想法,除了专业对口、平台高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考虑?”
郑浩双手接过茶杯,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哥,林薇……人挺好的。”
他开口,声音比在饭桌上时更加沉稳。
“我们是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认识的。
她也在读研,学法律的,很有主见,也很……单纯。”
“她父亲,林司长,我见过几次。
很严肃的一个人,但对我……还算客气。”
郑浩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
“林司长在部里,应该算是实权派,分管的方向,也跟我学的专业有关联。”
“他确实表达过,希望我能进部委展。
他说……部里现在缺有国际视野、懂专业的年轻人,像我这样从底层考上来的,如果能扎下根,未来会有不错的展空间。”
郑仪静静地听着。
“他有没有……暗示或者明示过,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具体帮助?”
郑浩摇了摇头,表情很认真。
“没有。
他很明确地说,路要靠我自己走。
选调生的考试、面试,都得凭我自己的实力。
他最多……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供一些信息和建议,或者在入职后,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给予一点关照。”
“他强调得更多的是……规矩和纪律。”
郑仪微微颔。
这倒是符合一个资深司长的做派。
越是身居高位,越懂得爱惜羽毛,越不会轻易给人留下“任人唯亲”
的把柄。
尤其是对女儿的未来伴侣,更会谨慎考察,不会轻易许诺。
“那你呢?”
郑仪的目光锐利起来,紧紧盯着弟弟。
“抛开林薇和她父亲的因素。
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走这条路?”
“部委那个地方……你应该也有所耳闻。”
“那里汇聚的是全国最顶尖的精英,背景深厚者不知凡几。
清华北大的博士可能只是起步,海归、世家子弟比比皆是。”
“天才,在那里可能只是见到他们的门槛。”
“人际关系之复杂,规则之隐晦,远你现在的想象。”
郑仪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凝重。
“你想凭借专业和能力闯出一片天,这个想法很好。
但现实是,很多时候,能力和专业,只是基础。
真正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往往是……其他的东西。”
“你一个毫无根基的普通家庭孩子,想要融入那个圈子,想要获得认可,想要脱颖而出……难度非常大。”
郑浩显然听懂了哥哥话里的分量。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没有丝毫退缩。
“哥,你说的这些……我都想过。”
“我知道很难。
我知道那里水深。”
“但是……”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
“我选择这条路,不仅仅是因为林薇,也不仅仅是因为她父亲的鼓励。”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觉得,那里有我想做的事情。”
“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的全球治理。
我不想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写几篇论文就了事。”
“我想去那个能真正影响国家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