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陆青山和陆青军在招待所用过早餐,就按照地址找到了深市计划委员会的办公楼。
这栋六层高的建筑在满眼工地的深市显得格外醒目,门口停着几辆政府牌照的桑塔纳。
“二哥,这楼看起来挺新的。”
陆青军整理了一下衣领,“咱们就这么直接进去?”
“当然。”
陆青山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既然爸给了介绍,就不用客气。
你拿上这几盒京城特产,走,咱们上去找李德民主任。”
办公楼里人来人往,大家都步履匆忙,脸上写满了干劲。
接待室里,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同志正在整理文件。
“同志,请问李德民主任在吗?”
陆青山礼貌地问道。
“您是?”
女同志抬起头,打量着这两个明显是外地口音的年轻人。
“我姓陆,从北京过来的。”
陆青山掏出父亲写的介绍信递过去。
女同志看了信,脸色立刻变得热情起来:“您稍等,我马上通知李主任。”
不到五分钟,一个身材魁梧、面色红润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出来。
他穿着一件崭新的中山装,但精神头十足。
“你们就是陆部长的孩子?”
李德民一眼就看中了陆青山,“这眉眼间真像你们父亲年轻时候的样子!”
陆青山连忙起身:“李叔您好,我是陆青山,这是我弟弟陆青军。
我爸让我们来深市看看,说您是他的老战友。”
“战友!
老战友!”
李德民激动地握住陆青山的手,“当年要不是你爸救了我,我早就没命了。
来来来,到我办公室坐。”
李德民的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整整齐齐。
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深市规划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着各种建设项目。
“青山,青军,你们这次来深市是想做什么?”
李德民给两人倒了茶,“你爸在电话里说你们在东北搞得挺不错的,还要来南方展?”
陆青山接过茶杯,看着李德民真诚的眼神,心中有了底气:“李叔,我们在老家搞了几个小厂子,现在想扩大规模。
听说深市这边机会多,想过来学习学习。”
“机会多?那是相当多!”
李德民眼睛一亮,起身指着墙上的规划图,“你们看看,这一片,这一片,还有这一片,全都是在建项目。
现在的深市,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
陆青军凑过去看图,被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震惊了:“李叔,这些都是什么项目?”
“工厂、酒店、办公楼、住宅区,什么都有。”
李德民如数家珍,“就说国际商业大厦吧,建设度由承包前的25天一层楼加到5天一层楼,结果人家提前94天就建成了,创造了咱们的深市度!”
陆青山听得血液沸腾:“5天一层高楼?这也太快了吧?”
“快!
就得快!”
李德民拍了拍桌子,“罗副市长亲自过去验收,当场给人家兑现了94万港元的奖金。
你们知道吗?这事轰动全国,连香港那边的报纸都在说咱们深市的效率。”
陆青军咽了口唾沫:“94万港元,那得是多少人民币啊?”
“按现在的汇率,差不多三四百万人民币。”
李德民看着两人惊讶的表情,笑了,“这还只是开始,以后这样的奇迹会越来越多。”
陆青山心中的激动难以抑制:“李叔,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人,在深市能做什么?”
“能做的太多了!”
李德民重新坐下,认真地看着陆青山,“现在来了深市,都是本地人。
建材、食品、服装、电子,哪一样都缺。
特别是你们东北的土特产,在这边可受欢迎了。”
“土特产?”
陆青山和陆青军对视一眼。
“对!
这边的人吃惯了海鲜和粤菜,对东北的山货特别感兴趣。
人参、鹿茸、木耳、榛子,还有你们那边的大米,都是抢手货。”
李德民越说越兴奋,“前几天有个香港老板,专门托人找东北的野生蘑菇,愿意出高价收购。”
陆青山的心跳得越来越快,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在深市开公司,手续好办吗?”
“现在政策好,欢迎各地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