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美联储的秘密大清的血(2 / 2)

退场机会,只会被分食殆尽。

他们从不相信眼泪,只相信实力,以及……更强大的暴力。”

李俊杰在一旁听得两眼放光,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仿佛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这些我都知道。”

大卫不甘心地插嘴,“我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杀出来的!

他们那套把戏,我熟得很。”

张倩如看了他一眼,没有反驳,只是继续对陆青山说道:“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对手,还有一个看不见的、真正的‘庄家’——美联储。”

“我知道,美国的中央银行嘛。”

大卫抢着说。

“是的,但科恩先生知道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

张倩如微笑着问。

“当然!

1913年!

为了应对19o7年的银行危机,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

大卫一脸得意,这可是写进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

张倩如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看向陆青山,说出了一句让整个车厢都安静下来的话。

“1913年,换算成东方的纪年,是民国二年。

前一年,1912年2月12日,统治了中国两百六十多年的大清王朝,刚刚宣布退位。”

车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陆青军和李俊杰都是一愣,他们从未想过把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联系在一起。

大卫更是满脸问号,彻底蒙了:“等等……等一下!

你在说什么?大清?那是什么?一个中国的古代王朝,跟我们美国建立自己的中央银行,有什么关系?”

张倩如的目光落在陆青山身上,见他饶有兴致地听着,便继续解释道:“科恩先生,关系很大。

在金本位时代,谁拥有最多的黄金,谁就掌握了世界货币的定价权。

但在金本位之前,世界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方,是银本位。

而清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储备国和使用国。”

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像是在解剖一个精密的历史模型。

“一个坐拥世界最大白银储备的古老帝国轰然倒塌,它所代表的旧有金融秩序随之瓦解。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以黄金储备为基础、即将主导世界的新兴强国,通过立法,将货币的行权从政府手中,转移到了一个由几大私人银行家族控制的‘中央银行’手里。

您觉得,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吗?”

大卫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引以为傲的金融学知识,在张倩如这种贯穿了东西方历史、跨越了政治与金融的宏大叙事面前,显得如此单薄和幼稚。

陆青山看着窗外飞后退的街景,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在他眼中,仿佛都变成了一头头蛰伏的钢铁巨兽。

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断。

“倩如,你做的很好。”

他转头看向一脸呆滞的大卫和若有所思的李俊杰、叶宁等人。

“都听明白了吗?我们这次的对手,不是伦敦那群抱着祖宗牌匾不放的老贵族。

而是一群一百年前就设好局,靠着吸干一个东方帝国的血,才喂饱了自己的新式野兽。”

陆青山嘴角挑起一个冰冷的弧度。

“他们不讲规则,喜欢掀桌子。

那我们就陪他们玩点更刺激的。”

“告诉他们,新的猎人,进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