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此时来问结亲事(1 / 2)

回到降表的事上,张巡是不是得找一个文采斐然,还没有什么硬骨头的人,加入到自己的投降派小团体里边?

很可惜,周围人看着,各个都是慷慨义气,忠心王事的。

即便是小厮仆役,道士僧俗,也瞧不出什么格外的软骨头。

历史上带着建康,也就是南京投降的人是谁啊?带着润州投降的又是哪个?应该都是吕文焕家的门生故旧。

具体是不是如今在任的官吏,就不清楚了。

安庆的范文虎倒是投降的很快,但他比张巡还不如,张巡好歹还粗通文墨呢。

等等,江西的吕师夔肯定是要降的,保不齐他已经和吕文焕勾搭上了。

不过这厮似乎也没啥文化啊……

烦。

“哆哆哆。”

张巡正烦着呢,瞧见张母和她的老侍女在厅外敲门。

“母亲。”

张巡连忙起身,招呼张母入内坐下。

张母倒也没啥大事,就是夹着一封信来给张巡看。

前头张逞不是来信,让张巡劝阻陆秀夫赴任军器所嘛,张巡就让谢拉护着来人回信去杭州。

方才谢拉带着张逞的回信返常,瞧见张巡在和李让商议事情,便轻车熟路的去找张母。

张母又是给他点心,又是给他汤的,塞得满嘴都是,才说张大哥有信来。

拆开一瞧,两件事,一是张逞询问张母有没有帮张巡挑选良人。

最早的时候张巡还小,之前四五年在守孝,也不方便提。

现在张巡都二十了,合该尽早挑选。

陆秀夫回到杭州,就和张逞聊起了这件事。

陆秀夫的意思是李庭芝的女儿怎么样,妆奁什么的保证准备好,少说五万贯,就看老张家什么想法。

另一件事还是谣言,但在杭州的朝堂,谣言往往就意味着事实。

一旦朝廷出来辟谣,则完全坐实谣言。

刘整奉命担任河南行枢密院枢密使,奉命领四万兵,往攻淮南东西两路。

现在大军已经进抵沿淮各边,恐怕淮南也要事起。

重点是淮东和淮西的安抚使,都被调去了汉水,死守汉水和长江的汇口,防止蒙古水军过江。

扬州和庐州都没有人坚守,朝廷恐怕会另选能员。

谣言嗷,纯谣言,据说主政的贾似道,有意排挤张逞,出外为淮南两路安抚副使,知扬州,加显谟阁待制。

哈?

娶李庭芝的女儿?张巡先是惊讶于陆秀夫拉得什么郎配。

又担忧张逞真的出外为扬州知州,一旦他进入扬州,怎么挡得住刘整这般宿将。

假使扬州城破,张逞必然自杀殉国。

这种事是张巡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之所以投降,就是打着骂名我来担,亲亲眷眷,一门郎党,满郡乡亲,都可以逃一个活命的主意。

要是张逞带着老婆孩子自杀殉国,那张巡不就白投了嘛。

瞧见张巡眼珠子不停的转,张母还以为张巡正在思索自己的婚事呢,便张口说李潭州家的女儿想必是极好的。

可以先偷偷写一封信去润州,张巡的大姐不正在照顾李庭芝的家眷嘛,瞧瞧人家的模样性格。

要不是无锡李家没有合适的女儿,张母早就给张巡订亲事了。

不是,我的妈诶,你不担心担心你的大儿子要去守扬州了吗?张巡抛出这个问题,张母倒也没有如何惊讶。

她只是觉得,如果朝廷真的有命,那就去呗。

守城这种事,没有谁是天生会的,去了边练边守,刘整再是厉害也就四万多兵。

四万多兵想要攻克扬州重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李庭芝经营多年的淮南防线大本营,你就是伯颜亲自来,带着二十万蒙汉大军来,也得磕掉好几颗牙。

话是这么说没错,主要是张巡还另外认识一个气节高尚,军事能力为零的人守扬州,那简直就是灾难。

可无论张巡怎么心里面着急,张母似乎都不很在意。

不论是晋陵张氏,还是无锡李氏,都是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的家教。

李株都六十了,还带着人去重庆赴任呢,那可是张母的亲哥哥,张母同样不拦。

反倒是张巡的婚事,她觉得比较着急。

唉,何必呢。

不过现在结亲大概率可以挑挑拣拣,一旦张巡投降了伯颜,做了2臣,那估计只能从2臣的家属里面选人结亲了。

甚至有可能那些2臣还不乐意和张巡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