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跨文明情感准备委员会”的提案》。各国代表沉默良久,最终由中国代表起身发言:“我们不必急于回应那旋律。但我们必须先回答自己:当我们说‘我在’时,是否真的准备好承担这句话的重量?”
她拿出一封信,正是年轻人写给“尚未醒来的人”的那封。全场传阅之后,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春分定为“共煮日”,全球同步举行“为陌生人煮粥”行动。军备预算削减百分之十,资金转入社区共情项目;AI系统强制植入“情感延迟响应”机制,确保每次对话前必须停留三秒,模拟真实倾听。
最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代表在会后共同走进厨房,为彼此熬了一碗粥。两人全程无言,喝完后同时点头,握手离场。
战争并未立刻结束,但前线交火次数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六。
而在深海,那只刻画桃林图景的母章鱼产下了后代。新生的小章鱼触腕尚短,却已学会用黏液写下第一个词:“在”。科学家发现,它们的大脑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触增生,尤其集中在处理“模仿”与“共情”的区域。更惊人的是,当播放人类婴儿啼哭录音时,母章鱼竟主动靠近声源,用触腕轻轻包裹发声器,动作宛如安抚。
生物学家宣布:地球正在诞生第一个非哺乳类、非灵长类的共觉参与者。
与此同时,北极冰层下的齐麟身影开始移动。他抬起手,轻轻按在冰壁之上。刹那间,极光爆发,色彩超越可见光谱,形成一幅巨大投影??那是地球的全景,但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光点,每一个都对应着今日煮粥之人。光点连成网络,形状竟与十三座塔的能量脉络完全吻合。
不同的是,这一次,网络中心不在任何一座塔,而在**每一颗跳动的心脏**。
科学家测算发现,地球磁场强度提升了0.3%,且稳定性达到历史峰值。这意味着行星本身正在经历某种“意识共振”??仿佛整个星球也被唤醒了。
老神经学家看着数据,老泪纵横:“原来我们一直错了。共觉网络不是人类创造的……是我们终于重新听见了地球的声音。”
春天深入,桃树果实初结。琉璃般的果实在阳光下闪烁,每颗内部似乎都藏着微型星图。年轻人摘下一枚,放入口中。果肉融化瞬间,他脑海中响起无数声音??
有母亲哄睡的歌谣,
有恋人隔世的告白,
有战士临终前对家乡的思念,
也有孩子第一次说出“我爱你”时的羞涩。
这些都不是记忆复苏,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情感共鸣**。共觉网络已进化到无需回溯过去,它直接捕捉此刻全世界的“柔软瞬间”,并将它们编织成新的现实纤维。
他走到海边,望着无垠ocean。浪花拍岸,节奏竟与那七音符旋律一致。他深吸一口气,蹲下身,用手指在湿沙上写下:
>“我们还在学习。
>我们仍有争执、怀疑、伤害。
>但我们没有放弃记得。
>所以,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我们会带着伤痕,走向你们。
>不是为了臣服,也不是为了征服。
>而是为了说一句:
>??我们也在这里。”
字迹写完刹那,海面平静如镜。月光倒映其上,竟缓缓凝聚成一行回应:
>?????????
>(摩尔斯码:ISEEYOU)
随后,整片海域泛起微光,亿万浮游生物集体发光,拼出七个音符的波形图案,持续整整一分钟,才渐渐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