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果然,越坏的人越想活着(1 / 2)

宋宴迟见她神色松动,指尖轻轻揉着她的孕肚,声音放得更柔:“又在想什么好事?眼睛都亮了。”

“要你管。”

苏浅浅嘴硬,却没再推开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用新解锁的药田种些止血草和人参灵枝——

这又是一笔高收入的来源。

……

同一时间,京城的户部衙门外,张寒雷将十万两银票小心揣进内袋,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的触感。

皇上握着红薯的模样还在眼前,连说三声“好粮”,不仅让户部结了原本的十万两粮款,

还额外多拨了十万两,让他再去跟“贤王”(宋宴迟)沟通,高产粮种有多少收多少,不够再补。

他走出宫门时,冷风卷着雪沫子扑在脸上,却没让他觉得冷。

身后两百骑兵牵着马,马鞍上挂着的布包沉甸甸的——

里面装着红薯、土豆、白菜各三百斤,还有一百斤苹果,都是浅浅特意让他带给京城家里人的,说让外祖母陈氏也尝尝鲜。

“将军,咱们这就回府吗?”

副将赵峰跟上来,手里还拎着个食盒,里面是御膳房刚打包的蒸红薯。

张寒雷点头,翻身上马:“回府,我堂弟张毅还在府里等着,正好让他也尝尝这好东西。”

回到将军府时,已近正午。

府里的丫鬟婆子早就得了信,把东西全搬了下来,然后拿了一些进厨房,

土豆、红薯、白菜各煮了十斤,摆了满满一桌子。

张毅穿着锦衣卫的绯色官服,正坐在桌边,见他进来,赶紧起身:

“堂兄,这就是你说的高产粮种?看着倒新奇。”

陈氏捏着个红薯,剥开皮咬了一口,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她眼睛一亮:

“这土疙瘩比粟米甜多了,浅浅那孩子,倒是有福气能先吃上。”

张寒雷坐在妻子身边,把苏浅浅一家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

浅浅怀了三胞胎,身子康健,逸晨读书刻苦,苏长根老实本分。

说着说着,他从怀里掏出银票,放在桌上:

“这是十万两粮款,明天我就亲自送去李家村,顺便再问问浅浅,还有没有多余的粮种。”

张毅拿起个土豆,咬得“咯吱”响:“堂兄放心,我让锦衣卫的人先去柳洋镇清道,保证没人敢拦你。”

陈氏笑着点头,又给张寒雷夹了块白菜:

“路上注意安全,顺便告诉浅浅,我开春就去看她和孩子们。”

……

暮色慢慢染黑了李村的天空。

田埂上的雪开始结了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

陈志远背着个布包,从镇上往村里走,布包里的粮食晃来晃去,压得他左肩膀微微发酸——

他找福来酒楼的王掌柜提前支了一两银子的月钱,买了十斤小米、五斤白面,还有两斤红糖。

一是要先还苏浅浅的五斤粮,银子再给苏浅浅说一下,等赚够了,他一定还。

二是家里早就断粮了,爹娘这几天只能挖野菜充饥;

三是春花怀了他的孩子,他得送点红糖过去,让她补补身子。

路过苏家院门口时,他脚步顿了顿。

院子里的灯亮着,能看到宋宴迟的身影在窗边晃动,还有浅浅的笑声传出来。

他攥紧了布包带,喉结动了动——

如果当初他没贪慕虚荣,没跟刘春花勾搭,是不是现在也能跟浅浅过上这样的日子?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断了右手,连秀才功名都没了,只能在酒楼里当个学徒。

他咬咬牙,没去打扰苏浅浅与宋宴迟的温情,而是转身往刘家走去。

……

刘家的灯昏昏黄黄的,透过窗户纸,能看到刘春花在灶台边忙碌的身影。

赵小翠躺在床上,肚子里的疼一阵比一阵厉害,额头上的冷汗把枕头都浸湿了。

她抓着刘老三的手,声音发颤:

“老三,你快……快把那一百两银子拿出来,去买点礼物送去苏家,求宋王爷给我解药……我不想死……”

刘老三坐在床边,烟杆早就灭了,他看着床头木盒里的一百两银子,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你疯了?夜影都说了,牵机散没解药,去求也没用!”

“有用的!”

赵小翠突然拔高声音,疼得蜷缩起来,

“宋王爷是王爷,肯定有办法!那一百两银子是玄雨给的,咱们拿着去赎罪,他肯定会心软!”

她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