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七百九十八章 二位又能如何?(3 / 4)

    “陈子川的高道德让陈子川损失了很多的东西,他如果道德低一些,胜利的会更为容易,但反倒赢不到现在这个程度。”刘桐若有所思的代替皇甫嵩说道,“他用自己的手段抬高了时代的道德,然后这份道德影响了所有人,哪怕其他人觉得陈子川的高道德吃了很多的亏,但时日久了之后,信陈子川,总好过信其他人,毕竟对方强大而有道德。”

    “是啊,这就是最现实的地方,信陈子川铁定强过信其他人,因为陈子川强大而又有道德。”皇甫嵩缓缓的点头,“很多人可能连自己都信不过,不,不是可能,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百姓,大多数的普通人,放在二十年前绝对不信能过上现在的生活,但陈子川做到了,所以他们可以不相信自己,但绝对不能不信陈子川。”

    “同样,我可以不相信我自己,但我必须要信陈子川,哪怕我的执念,我的准则等等,都可以为这份信任进行避让。”皇甫嵩的面上出现了一抹执拗之色,“因为时代见证了我的执念,见证了我的准则,我见证了陈子川那堪称恢弘的信誉。”

    皇甫嵩在元凤初年的时候是不信陈曦的,这也是当时李优去请皇甫嵩的时候,皇甫嵩会抽剑准备一决生死,因为在皇甫嵩的眼里,刘备和陈曦与之前的粱冀、董卓等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愍帝的死亡,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管是怎么回事,屎盆子直接扣在刘备和陈曦的头上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故而那个时候皇甫嵩来长安参与元凤初年,也不是来看看什么新气象,而是来看看新的权臣是怎么挥洒自己的权力的,但时间最能将一个人的本质透露出来,陈曦毫无疑问就是信人!

    这是一个在很多时候,选择自己吃亏,也会兑现自己诺言的信人,当然吃的这些亏,受的这些损失,在现在的皇甫嵩看来,对于陈曦而言确实不算什么,可很多时候,站在那里,挥洒权力的那位,就算是这点小亏也不会愿意接受,赢家通吃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可在这种自古以来的道理下,陈曦告知所有人,自古以来也并非是正确的事情,他陈曦可以创造出来更为伟大,让所有人都获益的未来。

    见证了这种离谱的玩意儿之后,皇甫嵩觉得自己曾经所遵守的一切,都不值一提,他所坚守的那些玩意儿,只是因为没办法让所有人获益,所以才选择,保护所谓的“正义”的一方,成为这份“正义”的守护者。

    可皇甫嵩难道不知道灵帝朝的万民连草都没得吃了吗?难道不知道那些随着张角起义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吃不饱饭,所以奋死一搏吗?

    知道,但就像皇甫嵩当年说的那样,他选择自己所守护的“正义”,若尔等觉得自己也是正义,那就用尔等的正义来轰碎我皇甫嵩守护“正义”,若是做不到,那我皇甫嵩的“正义”就是正义。

    这是皇甫嵩一直以来秉持的态度,其他人说不过,也打不过,所以这份态度就是正确的态度。

    可陈曦不同,陈曦用事实将皇甫嵩的道义彻底轰碎了,哪怕陈曦自始至终没有对皇甫嵩正面讲述过这些,哪怕陈曦一直以来对于所有参加过平黄巾起义的老兵都有进行持续的抚恤和养老,但陈曦确实没有在道义上和皇甫嵩辩论过对错。

    然而这个世界上最为恐怖的辩论,永远不是用嘴说出来,而是用宏大的不可违逆的现实车轮碾过去,皇甫嵩曾经一切的正义都被碾碎了。

    甚至直接是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说法,而是更为简单的,你们纯纯就是能力不够,正因为能力不够所以才出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正因为能力不够,喂养不了天下万民,所以才有了黄巾之乱,正因为能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