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好嘛。

    这都用上了“道德绑架”这招了。

    自己要是再不答应,那就不合适了。

    李仕山只能点头同意。

    一行人走了十几分钟就到肖平志的家。

    肖平志家的房子盖得还不错,三间敞亮大瓦房。

    屋子前的院子里三个孩童正在玩耍。

    肖平志一走进院子就扯开嗓子喊道:“老婆子,贵客来咧,赶紧的。”

    “来嘞。”

    从中间屋子里走出一个五十多岁大娘。

    她身上系着翠花的蓝色围裙,看的出来年轻的时候至少算个村花。

    “客,屋里头坐。”

    大娘笑脸相迎,李仕山也赶紧上前打了招呼。

    众人在中间屋子的堂屋坐下,一个二十多岁,皮肤有些黑,长相普通的姑娘端着茶盘就走了过来。

    她很是小心翼翼地给李仕山和赵刚端上茶,然后离开。

    肖平志介绍道:“这我小女,叫同梅。”

    听到介绍,李仕山心里琢磨了一下。

    同远,同安,同梅,都是“同”字辈。

    李仕山不由问道:“肖支书,你们家和肖同将可是一家?”

    坐在一旁的将同安立马说道:“你说同将哥啊,他娘和我大伯是堂兄妹,是我的堂姑祖母。”

    李仕山听得脑子一团麻线,梳理了一下才明白过来。

    这时,赵刚侧身到李仕山耳边小声说道:“书记,我怎么听糊涂了。”

    李仕山低声说道:“肖主任的母亲姓肖,他父亲应该是上门女婿。”

    “哦。”赵刚这下就明白过来。

    李仕山也趁着这个机会询问起肖同安来,“你同将哥,平时是个怎么样的人啊,说说呗。”

    听到这话肖同安就来了精神,陪着一上午了,都没怎么说过话,这可把他憋坏了,现在李仕山一问,立马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我同将哥,那肯定没得说,是我们村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在肖同安的讲述下,李仕山这才了解到肖同将的经历。

    正如李仕山所说的那样,肖同将的父亲是外乡人,因为家里穷做了肖家的上门女婿。

    在肖同将十六岁的时候,父亲生病去世,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

    也就这一年,肖同将考上了安江师范学校。

    可是家里因为给父亲看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已经没钱给肖同将交学费了。

    是肖志平出钱资助了肖同将完成了学业。

    肖同将也很刻苦,毕业的时候成绩排名全校第三名。

    这个成绩足以让他进入市里比较好的学校当老师。

    当时他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本来可以留在市里当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