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再晚也没关系,等下我把地址发给你。”

    “好,我这就订机票。”

    李仕山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拨通了机场售票中心的电话订好了机票。

    坐在前往机场的出租车上,李仕山望着即将暗去的天色,心头掠过一丝预感。

    古长信,或者说上面,对汽车城的重视程度,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深夜的燕京,华灯璀璨。

    一处位于高档社区腹地的独栋别墅院内,二楼的书房亮着灯。

    古长信负手立于巨大的红木书架前,目光缓缓扫过上面琳琅满目的藏书。

    经济学巨著、国际政治关系专著、英文原版的名人传记与论文集……

    书籍品类繁多,却鲜少见到中式装帧的影子。

    他随手抽出一本翻看片刻,放回原位,转向静候一旁的典藏。

    “小典,我之前让你多看看咱们自己的古典著作,你看了吗?”

    典藏立刻上前一步,从书桌一侧略显随意地抽出一本线装古书,双手递了过去,语气带着恭敬。

    “看了,看了,先生,这是我刚买的《道德经》。”

    古长信接过书,指尖触碰到那泛黄柔韧的纸张,看到那古朴遒劲的版刻字体,便忍不住轻轻摇头,语气带着些许惋惜。

    “这是宋刻本啊……别人得了都是珍而重之,束之高阁珍藏,你倒好,就当一般的读物,这么随手放着,真是暴殄天物了。”

    典藏被说得脸上微微一热,有些讪讪地解释道:“书……书不就是用来看的嘛。藏起来,不见天日,岂不是发挥不了它真正的作用?”

    古长信不置可否,信手翻动着书页。

    书页崭新,除了最初几页有极轻微的翻阅痕迹外,后面几乎崭新如初,墨香犹存。

    他抬眼看向典藏,目光深邃:“看完了吗?”

    “看完了。”典藏不假思索地点头,随即流畅背诵起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停,停。”古长信抬手打断,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我知道你记性好这《道德经》五千余言,自然难不倒你。我是问你,可曾理解字句背后的深意?”

    典藏略微迟疑,语气不再像刚才那般笃定:“这个……应该,理解的差不多了吧。”

    对于国内的古典名著,典藏潜意识里总觉得云里雾里,玄而又玄,就像隔着一层纱。

    他更喜欢如: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样逻辑体系分明,直指核心的著作。

    在他看来,自己更多的是从事国际贸易,打交道的多是西方商业伙伴,他就要深入理解他们的核心思维逻辑。

    古长信当然了解典藏的小心思,于是换了一个话题。

    “小典,你对李仕山这次的遭遇,有什么看法?如果换做是你处在他的位置,会如何应对?”

    典藏凝神思索,脑海中快速闪过李仕山这段时间的经历,不禁感叹道:“如果是我,面对白朗那般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构陷,恐怕……也未必能做得比他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