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2 / 3)

法,让他们收起自己的小心思。

    李仕山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变成第二个唐博川。

    接下来的日子,李仕山继续下乡走访。

    这次他总共用了十二天,几乎走完了整个桦栎镇下辖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通过这次走访调研,李仕山对于桦栎镇有了全面的了解。

    整个镇的情况要比李仕山预想得好很多。

    贫困人口占比不是很大,靠近镇附近的几个村子都还比较富裕。

    不过交通情况就很不乐观。

    处于镇政府所在地的原红卫乡的交通勉强可以,至少还是柏油路。

    原富强乡和响水乡的道路就是土路了,必须得到改善。

    等李仕山回到镇政府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快认不出来了。

    原来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书记整个人黑了好几圈,也越发地消瘦。

    门卫大爷看着胡子拉碴,又黑又瘦的李仕山根本没认出来。

    要不是记着李仕山的车牌号,差点以为是坏人了。

    李仕山的这个形象也落入到了大部分镇政府干部的眼里,特别是那些想干实事,想在事业上有所抱负的干部眼里。

    “这个书记是个干事的人。”

    回到镇里后,李仕山花了一天时间将这些天调研的数据整理出来,完成了修路方案的编写。

    第二天一大早,肖同将就到了办公室。

    他坐在椅子上,手里不停翻转着一份文件夹,这里面是一份县里下发过来的文件。

    他在考虑要不要以送文件的名义去探一探李仕山的口风。

    可是他又害怕直面李仕山。

    他有一种直觉,李仕山肯定发现了猫儿沟的事情。

    给上司设套可是官场上的大忌。

    也不是说你不能设套。

    只要你的计划周密,不被领导识破,那是你的本事。

    或者说你是善意的一种方式,让领导发现某种自己不方便说的事情。

    不过这个事有个前提,就是不能给领导挖坑。

    可是猫儿沟橘子的事情,这里面是有坑的。

    李仕山如果出手解决必然是要得罪其他的利益方。

    当初大伯在说这件事的时候,自己就在犹豫,要不要帮忙出谋划策。

    可是毕竟这是亲大伯啊,耐不住他苦苦相劝,还是给出了建议。

    可是自从上次大伯打过电话后,肖同将就不停的在回味这件事。

    想了这么多天后,肖同将也反应了过来。

    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昨天李仕山回来他就找他的,可是一直鼓不起勇气过去。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桌上的座机响了。

    接起来后就是李仕山的声音,让他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