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2 / 3)

大案来站稳根基的时候。

    现在这个案子,无疑是及时雨。

    大家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案子至少牵扯到副厅级干部。

    王正则肯定珍惜这个机会,一查到底。

    刚刚洪剑涛都已经说了,省国资委副主任、还有两个处长,若干副处长都有问题。

    至于东世药业集团的领导班子更是烂透了,5个领导无一幸免。

    如果这样无限扩大地查下去,万一查到不利于项书记的东西怎么办。

    这倒不是说项书记受贿,而是指曾经审批同意的项目。

    虽说王正则是在项书记领导下工作。

    可他身为纪委书记,还有一项重要职责,那就是“同级监督”。

    这个“同级监督”的力度很弱,可毕竟这是燕京赋予省纪委书记的权力。

    王正则也是有直接向燕京汇报的资格的。

    李仕山怎么看,把案子交给王正则,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自己既然能想到,项书记更不用说。

    他很好奇项书记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李仕山很享受这样的思考过程。

    这也是在省委工作最大的好处之一。

    当发生一件大事的时候,你和“决策者”获得几乎同等的信息。

    这就能让你站在“决策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如果是自己处理会怎么利用手里的资源,去处理这件事。

    对比自己和“决策者”处理方式的不同。

    等到结果出来以后,再进行复盘。

    自己的处理方式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没有思考进去,该怎么改进。

    如此往复循环,久而久之,你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决策者”。

    李仕山对项成儒这个决策的疑惑,随着洪剑锋汇报到对省评估公司的调查情况,得到了答案。

    省资产评估公司的总经理印少敏也牵扯到案子里。

    他的身份可不简单,是省财政厅厅长付立新的外甥。

    这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付立新也有问题。

    李仕山看向了坐在项书记左手边面无表情的李鼎文。

    难怪项书记会把李鼎文请过来。

    财政厅那可是省长李鼎文的地盘,付立新是他的嫡系。

    前两个月的厅级干部调整中,项成儒考虑李鼎文的感受,并没有去动财政厅。

    如果这个案子项书记让反贪局去查,势必就要和李鼎文发生正面冲突。

    万一发展到全面“斗争”的局面,那可是非常不利于汉南的团结。

    现在让王正则来查这个事情,就很好地避免了这个后果。

    项书记需要的是班子的团结稳定,王正则需要的是政绩。

    两人各取所需,达到了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