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2 / 3)

会刺激到一些市领导。

    不是每个领导都有这么大的气量,有这么大的魄力。

    “明哲保身”可是为官之道,要是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万一被政敌攻击,阴沟里翻船怎么办。

    到那个时候,你的上级可不一定会有“气量”和“魄力”替你扛下所有。

    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思维”。

    李仕山很清楚今天讲这些内容必然会让很多学员不舒服,甚至是反感。

    这部分内容是李仕山刻意加上去的。

    因为今天他想要传达的理念不是讲给学员听的,而是后面过来考察他的参事以及组织部的人听到。

    如今自己已经迈入到了市领导的行列。

    他要通过这堂课,向他们甚至更高层传达一个信号。

    我李仕山,不仅有能力,还是一个有担当、有魄力的干部。

    李仕山这么做,当然也是在为将来铺路。

    他现在到了厅级,再向上一个门槛,可就是省部级了。

    这可是中管干部。

    要知道有着旗帜鲜明执政风格的干部,更容易获得上层青睐。

    此时,李仕山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位市长的提问,还要完美地驳斥他的强加自己身上的职责。

    讲课之前,李仕山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人这么问,自己反击的弹药可是准备得相当充分。

    李仕山神色未变,嘴角甚至噙着一丝笑,看向这位市长,“王市长,您这个问题,很精准,直指痛点,非常感谢。”

    紧接着李仕山开始认同王市长的说法,“您指出的问题,客观存在,我也是痛心疾首。”

    “我在谷山县这三年多,跑遍所有乡镇,感同身受。”

    “确实,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就是‘撞钟和尚’,或者就是‘新办法不会、老办法不管、硬办法不敢’的干部。”

    听到这里,那位王市长脸上浮现满意之色,目光中甚至带着某些轻蔑。

    可李仕山突然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语气一沉,“但是,我们是否该再问深一层,这普遍性的能力不足,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吗?”

    “首先是选拔干部标准。”李仕山竖起了大拇指,“干部的选拔,还是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培训还是填鸭空谈,基层干部‘训’‘战’脱节,能力何来?”

    “其二,考核机制。”李仕山又竖起食指,“基层是‘千条线穿一根针’,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

    “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普遍现象。”

    “【洗碗效应】(洗得越多摔碗风险越大)不破,‘躺平’‘避责’就是最‘聪明’的选择。”

    “没安全感,哪来的闯劲?没激励,哪来的动力提升。”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源头在哪?”李仕山最后竖起了中指。

    当这一根指头竖起来的时候,那位王市长嘴唇抖动了一下。

    他总感觉这根中指是朝着自己方向,就是说竖给自己的。

    玛德,这小子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