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星辰汽车的车标设计(2 / 3)

 新成立了一家由许易百分百个人控股的公司“星辰科技”,负责控股星辰汽车的大部分股权和投票权,其次掌控研发专利、持有品牌/IP、管理固定资产厂房、设备这些核心资产。

    所有的技术专利由星辰科技名义申请,包括内部服务器数据与将来拥有的用户数据。

    说白了,核心就是“科技公司控资产、销售公司扛风险”那一套。

    除此之外,星辰科技与星辰汽车两家公司,均有类似《一致行动人协议》、《否决权条款》、《股权回购约定》的协议制定。

    具体内容包括:创始人与投资人约定在重大决策(如并购、增资)上统一投票,创始人保留对资产出售、专利授权、业务转型的一票否决权(即使持股<50%),投资人3年内未促成IPO或关键销售目标,创始人可按原始价+8%利息回购股权……

    保证许易个人的绝对控制权,和创始人的绝对地位,不会因为任何形式动摇。

    目前星辰汽车只研发了“星辰mini”这一款车,但相关专利也是注册超过二百多条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增加。

    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外观专利,只有一小部分是技术研发专利。

    ……

    到了下午。

    “许总,魔都联合车展那边的主办方有回复了,说是T3展区争取到一个空位。”

    俞年最近一直在跑新车宣发的事情。

    现在的主流车企势力,宣发新车无非就哪几种渠道。

    广告、网络、发布会、线下门店渠道活动宣传。

    和互联网手机不同,传统车企要开发布会,也是需要相当的体量的。

    否则的话,根本无人关注,无人在意的那种。

    而且还要配合上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平台宣发,才能有一定的预热效果。

    许易倒是想开发布会。

    这样一来。

    系统的词条buff加成效果,可就妥妥的利用上了。

    但详细算了算,发现目前阶段想办一场能吸引到大众,起码也要走网络全平台宣发的路子,再大力邀请线下媒体和车评人参与传播和曝光,甚至再搞个一线明星来代言拉拉热度这种,至少也要上一两千万的成本。

    这些成本对于他们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有另一个问题。

    星辰mini作为一款入门级的车子,不是非常适合大张旗鼓开发布会搞宣发。

    首先。

    很多车企开发布会,都是已经完成了初期销量积累,并有了自研平台和技术储备,才会正式大张旗鼓开发布会。

    强如雷布斯,在宣布第一次造车,到真正把车子工厂和研发搞得七七八八,都过去了三四年多的时间。

    才正式召开了第一场技术发布会。

    开始吹自研平台,吹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以及车子的卖点。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