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捡漏契机,新能源造车资质入场券(2 / 3)

质这事儿。

    相对于公司近期的技术研发和发展,这件事的优先级甚至还排在首位。

    几个月下来,公司营收接连突破,回笼了大量资金,他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别看现在公司发展迅猛,创造微型车销量神话,几个月净利润都突破到五六亿,但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即使老头乐的市场全部吃下,也及不上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大潮九牛一毛。

    车站牌近在眼前。

    再不买票上车,可就来不及了。

    …

    “怎么说?”

    许易微微起身。

    “容我先喝口水。”

    方子强坐下来,口干舌燥的他连灌了两口热茶。

    这两个月当牛做马,又是挖人又是招聘联系各方跑来跑去,加上人事部门自身的扩张,还有打听留意新能源造车资质的事情。

    他已有了几分从“超级牛马”进化为“核动力牛马”的趋势。

    当然。

    奖金和绩效是到位的。

    否则的话,就算是核动力牛马,也得当场炸膛!

    “不急,我这还有两包普洱茶你等会带回去,港区代购的高级货,提神效果好,市场部新采购了一批宁夏的特贡黑枸杞,晚点也给大伙儿发了,人到三十,得多注意身体,精力的提升。”许易眼笑眉开的说道。

    方子强:“……”

    听起来是体恤下属的话语,但怎么感觉哪里怪怪的。

    算了。

    说正事。

    “近两年转手新能源造车资质的有不少车企,多是因为经营不善或是被大资本并购了,目前能查到的有意向公开出售新能源造车资质的企业,几乎是没有了,不过通过多方渠道联系,还是查到些内幕消息。”

    方子强开口道。

    大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的。

    在国家不再派发造车资质这件事几乎明牌的背景下,任谁都知道未来一张造车资质牌照会“一票难求”。

    身价飞涨。

    但也不是说手握造车资质,就能高枕无忧了。

    因为未来的国内环境,根本容不下那么多车企。

    有资质,你也得把车子造出来,能卖得出去,才算是活下去。

    百亿资金都只是起步。

    烧了几百亿、千亿亏得倒闭的也不是没有。

    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没有实力和资本的玩家,只能被迫转卖股权资质,清空资产离场。

    “目前我们查到两家因经营不善想要转让造车资质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