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了和案件相关的另一个人物,陈阳和吕娴当即都是睁大了眼睛,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欣喜和兴奋。
这个案子查了这么多天,总算是听到了和案子相关的人员的信息,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于是陈阳掏出自己的警务通,把录音和录像功能同步打开,这玩意,平时陈阳巡逻的时候总是带着,现在出来查案子,陈阳就想到了,说不定什么时候,需要记录一些证词证言,到时候可以同步录音录像,作为后续的证据提交给检察院,没想到自己的准备都没有白费,果然还是用上了。
陈阳等到甄建的同事叙述完了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请问一下,刚才你说,甄建从粮食局离职以后,就和一名叫做吴远存的人一起做粮食生意,你知道他们平时都在哪里做生意吗?”
对于陈阳的问题,好在是问了这位甄建的同事,或许是因为是粮食局的人,平时的工作也都是和粮食相关的事情,正好甄建离职后也还是干的粮食生意,而且虽然甄建被除名了,但是他老子在粮食局的人缘还是非常好的,尽管甄建的很多叔伯对甄建很失望,但是都不会因为甄建的父母都不在了以后,对甄建很是疏远,看在甄建老子原先是粮食局监察室的主任,对这些老同事也很好,关键的甄建的老子在职的时候,还是很有权利的,即使是退休了,在局里也是有些面子的,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是甄建最终从粮食局被开除后,很多老同事对甄建依然是挺关照的,所以,甄建做起粮食生意后,一路几乎都是顺风顺水的,倒是没少挣钱。
而那叫吴远存的人,或许就是看中了甄建在粮食局的庞大关系网,一直都是比较巴结着甄建。
即使甄建哪怕是已经从粮食局离职了,还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大概是为了赚钱,哪怕是受气,吴远存都还总是捧着甄建,这个还不是粮食局的人的猜测,而且亲眼所见。
关键这种场景还不止是一次两次,好几次,甄建和吴远存来粮食局跑关系,还给以前的这些叔伯们送点烟酒,虽然有明文规定,公务员是不能收礼的,但是甄建送的东西,本来价值就不是很高,都是些寻常的烟酒,但是再怎么便宜的东西,它也架不住次数太多,一次两次的,吴远存倒是没有什么话说,后来次数一多,几乎每半年,甄建和吴远存就会亲自来给大家送点东西,可能是因为这件事,让吴远存和甄建两人之间产生了不小的嫌隙。
甄建认为生意能做的好,全都靠了自己以前的关系,而吴远存则是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的真金白银,给人送礼,吴远存不计较,但是在生意做成后,对于利益的分配上,两人大概是出了分歧。
这些话,还是甄建之前在粮食局要好的几个同事,在之后甄建做生意后,大家一块吃饭的时候,甄建喝醉了酒,自己在酒桌上吐露出来的,而且在酒桌上,甄建几乎是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对吴远存的不耐烦,甚至有一次,甄建扬言要让吴远存好看,让他有朝一日,吃不了兜着走,这些话,可不止一次让一个同事听见了,只是大家都觉得,那不过是甄建做生意受了委屈,一时的气话罢了,大家都没有怎么当回事。
听完了其他人的描述之后,陈阳对甄建的怀疑程度更加上升了很多,这人有作案的动机,也有作案的条件,关键死者还是死在了甄建自己的房子里,这更加加深了甄建自身的可疑程度。
接下来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死者为什么是杨兴军,这人和甄建又是什么关系,陈阳也是打听了一下,现这些人,没有一个人听说过杨兴军这个人,这倒是让陈阳很是好奇,难不成这人和甄建没什么关系,那怎么会死在甄建的房子里的,而吴远存的手机,又为什么会在这个杨兴军的手里呢?这些个疑问,始终是萦绕在陈阳的心头,虽然现在搞清楚了一些疑问,但是现在更大的疑问出现,而且看似毫无头绪。
看来,除了要排查甄建的关系网,连吴远存的关系网也不能放过,而且通过甄建这些以前的同事的描述,吴远存似乎很早就开始做生意了,看起来关系网更加复杂。
但是就算是再怎么困难,陈阳他们都是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的,更何况这案子已经死了人,陈阳必须把这个案子搞清楚,还给死者一个公道。
看来现在也再也没有什么有用的线索后,陈阳和吕娴对粮食局的人表示了感谢,说明自己以后如果有需要,还会来粮食局寻求帮助,最后,陈阳和吕娴在李翔的陪同下,离开了粮食局大院,在上车后,陈阳给了李翔一个自己的手机号:“李翔同志,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果之后你们想起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