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阴影下的交锋(2 / 3)

论:

    此处的防守异常严密,绝非散兵游勇的戒备,而是经过精密设计的体系化防御。

    基于此,他立刻开始进行战术评估。

    强行突破的念头刚浮现,脑中便瞬间推演出数种方案,却又被更快的速度逐一否定。

    代价太高,每一步都可能踩进预设的死亡陷阱,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8章阴影下的交锋(第2/2页)

    那么,远程狙杀呢?

    他的视线下意识地掠过几个理论上完美的射击位。

    然而,一种近乎本能的危机感让他的皮肤微微发紧。

    他能感受到至少三道以上无法完全识别的无形屏障,严密封锁了所有理想的弹道路径。

    此路,同样不通。

    恰在此时,顾影的信息适时切入,补充着现场的细节:

    “……巡逻队A组与B组交汇间隔七十三秒,但C组机动补位,存在约十七秒的视觉重叠,并非真正的漏洞。”

    “东侧地下停车场B2层,编号D-7的通风管道入口,内部加装了高敏震动感应纤维,非市面标准制式,疑似定制。”

    “核心区外围绿化带土壤有近期翻动痕迹,怀疑埋设了辅助传感器。所有进入车辆,包括垃圾清运车,底盘都经过背散射扫描,检查点在这里……”

    每一条信息,都汇入楚寂脑海中那幅正在构建的立体布防图,使其细节愈发清晰,也愈发令人望而却步。

    综合所有情报,结论变得明确而棘手:核心区域已被打造得如同一个高度敏感的堡垒。

    任何常规的潜入、狙杀或爆破手段,在此地成功的概率都已被压至极低。

    且任何尝试都极有可能触发链式反应,导致行动彻底暴露。

    现在,只能等待,等待王焰那边,或者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变数。

    ……

    同一时间,一辆沾满油污的市政工程车,晃晃悠悠地驶入会议中心周边划定的作业区。

    这里并非03号目光聚焦的会议核心区,不享有最高级别的清场和电子屏蔽。

    但它恰恰位于目标车队从酒店前往会议中心的必经之路旁,一个属于城市正常运转背景的一部分,一个在严密安保体系中相对“次要”却具备战术价值的节点。

    王焰穿着污渍斑斑的工装,跳下车,动作略显拖沓地拉开后挡板,取出工具。

    他的眼神扫过街道,看到的不是繁华景象,而是地下管网的走向、交通信号灯控制箱的位置、相邻大楼外墙空调外机群的型号与锈蚀程度。

    通过意识连接,他向远在黑石监狱的林默汇报道:

    “目标路线下方有一条服役超期的燃气管线,存在三处符合‘自然’腐蚀特征的薄弱点。可诱导燃气大量泄漏。”

    “考虑到敌方部署的化学嗅探器,气体不能提前聚集。必须在目标车队抵达前精确控制泄漏启动,利用拥堵创造的短暂时间窗口,让气体在局部迅速达到临界浓度。”

    “届时,周边三个路口交通信号灯可以同步制造‘故障’,引发精准拥堵,迫使车队减速甚至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