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府门口,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大家都自动排在队伍两侧,翘以盼魏尚书府和秦大人府上送亲的队伍。
先是两府送嫁妆的队伍,所谓十里红妆可不是说说的,尤其是这些世家大族的女子出嫁,她们的嫁妆从小就准备了,待到出嫁时,已经准备了十几年。
这样的嫁妆又何止是十里,再加上两府的嫁妆,绵延了四十里都不止,可以绕着上京城的官道转好几圈了。
一阵锣鼓声后,前面送嫁妆的队伍有人喊,“魏尚书府千金出嫁,嫁妆一百零八担……”
“哇哇哇”
人群中爆出一阵欢呼中,紧接着又一阵锣鼓声,嫁妆队伍中又传来声音,“秦御史府千金出嫁,嫁妆一百零八担……”
“哦哦哦”
人群中的声音不再是欢呼,而是带了点遗憾,大家都等着尚书府和御史府斗嫁妆呢,没想到两家竟然是一样的。
看来是早就商量好的,不想让大家看热闹。
毕竟,两家的女儿都是嫁到定国公府,妯娌相称,以后还是要相处的,更何况上面还有皇上和皇后娘娘的颜面。
看热的百姓们正失望着,就听送嫁妆的队伍中响起一阵紧密的锣鼓声,紧接着就见一队玄甲军抬着嫁妆阔步而来……
“皇上和皇后娘娘为魏大小姐和秦大小姐各添妆八十八担!”
“哇哇哇哇,皇上和皇后娘娘添妆哎,没人八十八担哎,平常人家嫁女儿都不会这么多。”
“皇上万岁,皇后娘娘千岁。”
欢呼声自人群中爆出来,一浪接一浪,久久不能停歇。
好一会,又听锣鼓声起,“浔阳云氏添妆,魏大姑娘六十八担,秦大姑娘六十八担。”
看热闹的百姓已经忘记欢呼了,有人交头接耳的问,“这浔阳云氏为何添妆啊?”
“你们不知道吗?浔阳云氏是定国公的岳丈家啊,也就是咱们皇后娘娘的外祖家啊。”
“这男方外祖家,也为女方添妆啊,这也太讲究了吧。”
“没办法,主要是太有钱,浔阳云氏富可敌国,银子多的花不出去,就给外孙媳妇花了。”
“定国公以前的军饷都是浔阳云氏出的呢。”
百姓们正议论着,又听到锣鼓声,不禁又扭头向后看去,就见前面并排走来两个人,都长得挺俊的,不过看着不像是上京人氏。
“云隐山缥缈宗为尚书府魏大姑娘添妆五十八担!”
这声音是画堂春的,带着真气来的,喊声如龙吟虎啸般,震得围观的百姓都捂住了耳朵。
有人嘀咕,“五十八担!
至于喊这么大声吗?!”
“云隐山缥缈宗,这是江湖门派吧,哎,一个江湖门派,你指望他们能有多少家底。”
“江湖门派为什么给魏尚书府的姑娘添妆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据说,那魏尚书的女儿是云隐山的人,这是在给徒弟添妆呢。”
“哦哦哦,这样啊,这魏大姑娘还真有来头啊,以前怎么没听说过?”
“别说你没听过了,我家老爷子在朝为官那么多年也没听说过。”
“好了,好了,别说了,新娘子的花轿要来了。”
“新娘子的花轿有什么好看的,我们主要是看看皇后娘娘的轿子。”
“皇后娘娘的那叫轿子吗?!
那叫凤辇。”
……
此刻,谢松庭的龙辇上正坐着江逾白和崔琳琅,崔琳琅一身凤冠华服,不时偷眼去瞧一旁的“谢松庭”
。
好像有哪里不同了,但是,又说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同,似乎比前些日子见时,更英俊倜傥了一些呢。
崔琳琅抿嘴笑笑,伸手勾住“谢松庭”
的手指,“皇上。”
江逾白一怔,忙向外抽手,但是,一时竟没抽出来。
江逾白从面前的长案上捏起一块点心递给崔琳琅,“吃吧。”
崔琳琅一怔,含羞带怯的接过那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可是她的手指却仍然没放下。
江逾白忍了忍,也作势拿心吃,同时,左手伸出两指点在崔琳琅的腰部,崔琳琅只觉腰部一紧,而后,整个身子便僵住了。
她甚至想扭头看谢松庭都扭不了了,舌头也僵住了,说话也说不了,眼睁睁的觉得谢松庭抽出了手指。
“嗯,这样就老实多了。”
崔琳琅一怔,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声音不是皇上的,这个人不是皇上,那他是谁?
还没等崔琳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