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全民请愿(1 / 2)

刘夫子正皱眉看着眼前的乱象,见是程凡,微微一怔,点了点头:“程家的小子,你今日这番作为,胆子不小,只是……这万民书,我们实在没法和你一起签。”

程凡直起身,声音朗朗,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得清楚:“学生知道。

但学生更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生不才,愿做那第一点星火。

只是,学生人微言轻,怕这火烧不起来,便被宵小之辈一脚踩灭了。”

他环视四周,目光灼灼:“刘老先生,您是咱们岳阳城德高望重的前辈,一生风骨,人所共仰。

学生斗胆请问,你我读书人是为何而读书,是只为功名利禄,还是这天下苍生?不瞒您说,我们几位兄弟,如果就此咽下这口气,也绝不会有二事,可我读过圣贤书,我明白过事理,我咽不下这口气!”

“不光是为了我,更是为了这岳阳城千千万万的百姓!”

“是,我们是为了百姓,我家已是富,又何谈为了自身利益,沽名钓誉?”

宋曦率先出来,扛着拳头,脸蛋鼓鼓的说着。

“对,还有我,我李家,又何尝在乎名利,我们家掌控岳阳文化产业,怎么名气还不够么?”

“还有我!

江渝北,誓死站大哥到底!”

“我张成是练武的,不懂文化人那些弯弯绕绕,但是我爹教过我,做人,一定要讲义气!”

四小子纷纷站出来给程凡撑腰。

众人一片哗然,四个小子尚且有如此血性,他们,又如何能做缩头乌龟呢!

老秀才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本不想掺和这趟浑水,可看着周围那一双双或期盼,或麻木,或愤怒的眼睛,听着那些纸张上记录的一桩桩令人指的罪行,他心中那点读书人最后的傲骨与良知,终究是被点燃了。

他沉默了半晌,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扛起了千斤重担。

他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出,站到一张不知是谁搬来的桌子上。

“老朽刘季,在岳阳城读了六十年的圣贤书。”

刘夫子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力量,“圣人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老朽不是官,只是个没用的老秀才。

但老朽还认得一个‘理’字!”

他拿起一张“罪证”

,枯瘦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抖:“这张纸上写的,城南张屠户家的祖宅,是如何被林家管事用一纸假契约骗走的,老朽,亲眼所见!

当时张屠户去县衙告状,被打断了腿扔了出来,最后活活病死!

他那八岁的儿子,至今还在街上讨饭!”

人群中出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一个角落里,传来压抑的哭声。

“口说无凭,民意如水,聚在这里喊口号,风一吹就散了。”

刘夫子环视众人,浑浊的老眼里,迸出惊人的光亮,“老朽在此提议,我等万民联名,写一封万民书!

呈于县尊大人案前!

我们不闹事,不打砸,我们只求县尊大人,重开此案,明镜高悬,为我等草民,做主!”

“万民书!”

这三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所有人心中的迷茫和犹豫。

这不再是街头巷尾的泄,而是一种正式的、合法的、带着巨大民意压力的政治请愿!

一个人的声音是呐喊,一万个人的声音,就是天威!

“我写!”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铁匠吼道,“我家的铁铺,就是被林家挤兑得开不下去的!”

“还有我!

我按手印!”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着喊。

不知是谁,从旁边的纸墨铺里直接抱出了一整卷足有几丈长的白麻纸,又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徽墨和笔。

刘夫子当仁不让,走到桌前,提起笔,饱蘸浓墨,以一手遒劲的簪花小楷,在长卷的开头写下八个大字——“万民陈情,叩请天恩!”

字迹写完,他率先咬破指头,将一个鲜红的指印,重重地按在了自己的名字下面。

人群,彻底被引爆了。

“我来!”

“让我先!”

百姓们潮水般地涌了上来,识字的,写下自己的名字;不识字的,就咬破手指,郑重地按上自己的手印。

一个、十个、一百个、一千个……那长长的画卷上,很快便缀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和鲜红的指印,远远看去,像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