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碧水奇珠,青宁一霸(3 / 5)

bsp;   夫人美艳依旧,令李仙揉脚服侍,又是一夜。

    夜半时分,才眉头微扬,随口说了一句:“丝料已有,我允你购置次等丝料资格,你若想要,便自去桑圆。”

    李仙闻言大喜,第二天大早,骑马抵达桑圆。

    不经商,对钱财无概念。一经商,才知夫人财力何等丰厚。

    蚕分好坏,丝分优劣。

    桑圆的蚕虫,乃夫人秘法培养,属于罕见异种。其丝坚韧,质地剔透,不惧水火。上可制衣甲、武器,下可做蚕服、美裳。

    即便次等蚕丝,叫价绝不便宜。一个蚕茧一两,夫人念李仙是自己人,拿不出许多银子,便以七折出售。

    也要七百文钱。

    李仙已有些钱财,一狠心,一咬牙。几百两砸去,弄得充足丝料,再雇佣手艺精湛的女红,编织成衣。

    不出数日,四余件蚕衣制成。方一出世,便大受欢迎,惹得城中富贾围观,纷纷出价购买。

    需知上好的面料,通常流向府城,直接被达官显贵预定。

    从不流向市面。

    便是有钱,也不好买到。这世道,钱财重要,人脉亦重要。

    夫人眼中的次料,到了青宁县内,却是上上等宝料。蚕衣现世,青宁震动。

    城中地主、世家、帮派,无不眼热,好似身穿蚕衣,便可高人一等。纷纷高价购之。

    最后四件蚕衣,仅一日销空,减去丝料成本,赚得三百两银子。

    可惜之处…蚕丝并非日日能有。

    李仙身为“武尉”,压服帮派、武馆,如今又渐做起产业。放眼青宁县内,大小也算人物。

    县中得势,好处接踵而至。

    青宁县内,不少小商小贩,听闻李仙作风利落,为人光明。纷纷前来拜见,欲将名下产业,记在李仙名下。

    此后每月利润,分一半给李仙,只求保得身家安全。

    李仙心想:“大丈夫有所拿,有所不拿。我如今收入还算可观,便不拿他等活命钱了。”

    与那些等商户阐明清楚。

    ……

    ……

    如此这般。

    李仙一面经营营生,一面修习武学。

    时间已过十数日。

    这日他过目账本。

    武尉堂的运作资金,全由他一人承当。算上大小工酬钱,一月需四十余两。

    衣铺经营提上正轨。有了资金,引入昂贵面料、丝绸。手底下女红不少,负责裁剪、编织、纹绣…诸多活事。

    这些也需资金维持。

    如此一来,李仙也算独当一面,手底下,不少人指望他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