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花水府”,抵达“重岭府”。
相距甚远,赤榜通缉未传到此处。茫茫人海,化做天然屏障。讨剑联盟纵有天大能耐,也再难追寻。
李仙宽心一笑,伸个懒腰,说道:“如此一着!终于彻底逃脱啦。”温彩裳说道:“是啊。”
李仙笑道:“夫人,你总说要好好谢我,你要怎生谢我?”温彩裳说道:“臭小子,讨乖么?我自会谢你,你好好瞧着便是。”
余下路途虽远,却已不甚凶险。
李仙闲逸心起,带着温彩裳游山玩水,甚是欢乐。行约莫三五日,来到重岭府南王郡的郡城。
温彩裳介绍郡城历史。三千年前,此城曾闹过瘟疫,甚是凶辣。南王郡大请医师,调配药物。将瘟疫治理好,免去灭城之灾。
故而城名“南王城”。
又说起南王的历史种种,说到南王天性风流,妻妾成群时,忽冷幽幽道:“这南王虽有许多功绩,但用情不专,却大是不好。小仙,你可莫要学他。”
南王郡城正筹办花灯节。
极是热闹,文人墨客,齐相来访,游赏花灯,观民俗民风。
李仙两世记忆,想起青宁县也有相似盛景。名曰“采集”。那时节行人拥挤,热闹非常。年幼之时,曾与阿父赶集,最爱买糖衣果子串…一串有五颗酸香果子。
他吃两颗,阿弟吃三颗。当时两兄弟“分赃”时,瞧见县中富贵子弟,一人便能吃一串,还能换着花样吃。吃得甜腻了,便赏给下人吃。
下人吃得都比两兄弟好。
李仙念及往事,物是人非,不住摇头轻笑。花五枚铜币买了两串。夫人一串他一串。边吃边说过往之事。
他声音轻缓,那往事平淡无奇,但说起时却叫人听得入迷,抚平心绪。
游离热闹街景中,别有风味。赏灯花、看杂耍、打铁花、看戏曲…一一品味过。青宁县可没这般热闹,李仙所去大城虽多,但皆是匆匆路过。
此刻逃离大难,心境不同。所享所受、所见所感自然不同。温彩裳亦是如此,她毕生之中,从未与男子出游。
花灯会、热佳节…种种民俗节日,她一概不感兴趣。自然从没游逛,与李仙同游闹市,甚是新奇欢乐。
古今史书,尽是大事。这种小节小闹,从无资格记进史书。其间风情,别样诱人。
这夜游玩尽兴,两人行进山林。双剑合璧,抒发绵绵情意。温彩裳剑质柔软,但剑势浊若热浪,缠似思索,一剑一剑皆欲将李仙缠紧。
李仙剑势刚明潇洒,总有股欲窥千里目,望尽天下的澎湃之势。两人练剑之时,愈觉其中差异。
温彩裳抒了情意,总感说不上的闷气。隔靴挠痒般。
但双剑合璧,情意交流,虽未能尽顺她意,却也尽兴欢快。第一层已练千遍百遍,转练第二层。
共沐甘霖、同生共死、对穿胸膛、残阳败月…诸多剑招一一使出。温彩裳第二层已经圆满,又自练第三层多时。共舞第二层时,剑道造诣更为精深,故而以“阴”为主,阳为辅。
她剑势缠绵不休,将李仙牵扯纠缠。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