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紫纱绕鼎转数圈。确认鼎身无碍,抬掌虚拍,‘咔嚓’声响起,草木枝蔓尽数剥离鼎身。她再扬手道:“备水!”
众花笼门弟子奔下望龙山。山道甚平缓,且铺设青石板。众弟子皆具备“内炁”,速度甚是快捷。沿途已经立起火把,来回路径明朗。
望龙山山脚有栋阁楼。专门管理存储“露水”。众弟子打满露水,小心翼翼运到山中。充进水石宝鼎内。
如此忙碌一个时辰,露水已经过半。韩紫纱颔首,再道:“备炭!”
众弟子再去忙碌。山顶有一木棚,韩紫纱、李仙则坐棚中歇息。韩紫纱说道:“熬煮精食,需先备水,后备炭。”
李仙说道:“是运送炭物后,手弄脏露水吗?”
韩紫纱点头道:“是也不是。这是一诀窍,旁人不清楚。我只传给你,能节约好些钱财。”
“这些露水…可不是白白用的,需要花钱购置。一桶便要一两银,而露水乃是‘清根之水’‘纯净之水’…”
“但来回运水的徒众,却是俗胎凡体。会流汗会出血,他们汗水滴进露水中,便影响露水品质。”
“故而先去备水。这时精力充沛,不至流汗,露水品质稍好,更为耐煮耐用。用这办法,熬煮一次精食,能节省数百两花销。”
李仙说道:“受教了,受教了。所以韩长老特意夜间熬煮?”
韩紫纱说道:“自然,烈日灼灼,他们运水难受,大汗淋漓,我亦被晒得也难受。倘若将我皮肤晒伤,去找谁赔?养肤护肤也需好些钱财啊。”
淮阴府盛行“阴竹炭”。价值稍贵,但品质极好。燃烧时火力透进鼎内,周旁竟不燥热。
夜半时分。
诸多前事,才算彻底了结。这时韩紫纱已用去“两千七百两”,花笼门徒众的工酬钱近千两,购置“露水”八百七十二两,购置“阴竹炭”九百余两。燃炭煮鼎,即开始熬煮精食。
火光徐徐。
整个水坛都明亮几分。
露水甚是耐煮,鼎中水雾翻滚,但不曾飘散。韩紫纱加入“精肉”,呈淡紫黑色,约莫手臂粗细。
她备得两个“藏天匣”。待精食熬煮成功,先即刻品尝部分,再藏进匣中部分。武道修持,需精打细算。
李仙皆已记下,倘若筹足钱财,便也将起鼎。后半夜中,仅需保持水位恒定,久久浇洒一次露水,便可保持熬煮进展。
李仙皆已见识。便不久陪。韩紫纱倒想探探李仙底细,欲将他留在山鼎闲谈。李仙爽脆拒绝,叫韩紫纱甚感无奈。
如此两日。
精食熬煮成功。
李仙讨来账目,细算支出…起鼎三日,共计花费三千七百两银子。暗感武道起家困难,长老之流能运用宗门资源,“水”“炭”“人”皆有现成,只需出钱便可。
倘若自立门户,自起山庄。“鼎”物便是首要难题。宝鼎向来极重,涉及购置、货运…种种困难。李仙约法了解,越发敬佩温彩裳。
操持山庄,可比加进宗门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