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赚钱至上(2 / 4)

有10亿公债左右,一年来回交易的额度能达到三四十亿,占据股票交易所八九成额度。这个年代,股票的交易额度远没有公债多。

    另外,如今公债市场已经不允许‘无实物卖空’,故这个交易量都是实打实的额度。

    杜月笙就算听信他的建议投资公债,想必额度也不会很多,或许一两百上下,并且知道暗地里买就是了,不要搞得大张旗鼓。

    如今。

    平安银行的存款接近千万,拿出380万投资公债,那么接下来自然也得放宽贷款,毕竟也要支付利息。

    “那就将公债追加到400万的额度,另外贷款暂时控制在存款的25%左右,剩余的资金则作为流动资金。”

    夏高翔说道:“短时间这样控制当然没有问题,但贷款太少,公债的利息又不比存款利息高多少,长期不利于银行盈利。”

    陈光良说道:“放心,公债会上涨的!”

    “好的”

    夏高翔不再劝告,在银行的大计划上,这个老板还是习惯一言堂。

    不过好在老板不是事事都干预,故他们也有发挥的空间。

    夏高翔离开后,陈光良在办公室里思考起来。

    公债、贷款,显然不能都‘押注’这上面,银行应该开辟多种财路。

    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投资白银,将大洋兑换成白银。当然大洋本来也是白银,里面含有七成多的白银。

    如今金银兑换比已经高达80,故陈光良也在安排自己手中的标金,尽数兑换成白银。

    月底,陈光良陪同孔祥熙等人,来到崇明岛,参观他的甘蔗农场。

    此次日本虽然是占领了崇明岛,但却没有对这边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崇明岛算是躲过一劫。至于陈光良的甘蔗农场,在1月底已经将甘蔗种存入地窖中,3~4月又开始进行播种,顺利完成第二年的播种计划。

    孔祥熙和南鲸政府合资的‘制糖企业’——即原来的国民制糖厂的设备,此次却是被日本人轰炸点。

    故此,南鲸政府和孔祥熙就想再建一个制糖厂,这次自然要采购甘蔗榨糖设备。

    另外一方面,粤省第一制糖厂在这个炸糖期,预计将炸糖4万吨,获利四百万;另外,陈济棠还走私了三万多吨,也获利近四百万。

    可以说,仅凭这半年多的利润(600万),粤省就已经建立起剩下的六座工厂(有两座工厂设计的是日榨500吨甘蔗)。

    如此高的收益,难怪孔祥熙眼红,日本人走后,第一时间来找陈光良。

    孔祥熙参观着‘甘蔗留种园’,询问道:“这里一共是多少亩?能收获多少甘蔗?”

    负责种植园的徐才进当即说道:“今年我们已经达成500亩,预计可产3000吨。不过我们这里是种苗,今年收获后,要明年收获季才真正可以提供榨糖,而且更多是用于研究的用途。”

    孔祥熙眼热的问道:“陈先生,粤省榨糖的甘蔗,都是采用进口的吧?那我们上海也能进口甘蔗,来榨糖吧?”

    陈光良说道:“进口甘蔗榨糖,那只是无奈之举,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