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1947年(3 / 5)

nbsp;接下来,便是‘炒黄金’的布局:

    最近一年出头,从香港金银贸易场大概套现4万两黄金(200克一两的成本,一两37.5克);

    而这次从美国运回的11.8万两黄金(31.5克一两),折合香港的建制,就是9.9万两。

    相当于,陈光良个人手中拥有13.9万两的黄金(香港建制)。

    这些黄金在未来,只要金银贸易场的黄金涨到600一两(机会很多很长),他就陆续套现,预计是8500万港币以上的巨额财富。

    另外一方面,此次平安银行分红,他已经通知股东们到港,陈光良也会很快分到925万美金。如何投资,接下来就要看一看,可能不会局限香港。

    下午,陈光良又和长江地产的管理层开了个会议。

    期间严宽汇报道:“根据港府那边传来的消息,似乎战前楼宇即将获准加租,住宅涨幅为标准租金30%。”

    长江地产已经是香港最大的地产企业,虽然没有上市,也比较低调,但业内不可能一点不知道,甚至可以说大家都知道,陈光良已经成为香港的‘大地主’。

    毕竟在战后,长江地产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重建和修建住宅楼的动作,很多人都看得到的。

    陈光良听闻这个消息后,说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同时对改善香港住房环境也是一件好事。”

    战后,香港房屋损失严重,据港英政府去年统计,房屋损坏合计19000幢,其中完全损坏8700幢,部分损坏10300幢。

    战后经济复苏,加上国内的战争不断,香港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迫切需要解决住房的问题。

    港府在战后租金管制,鼓励业主维修与建房。由于战后房屋损坏严重,人口骤增导致市场加租迫迁现象严重,加剧房荒问题。1945年,香港政府制定《业主与租客条例》,对战前私人楼宇实行租务管制,规定战后楼宇租金不得超过战前租金水平,但管制不包括战后大规模修复与新建的私人住宅楼宇,鼓励业主修复与建房出租;同年,租务法庭开庭审理租务纠纷案件。

    也就是说,战后修复和新建的私人住宅楼宇,不受租金管制。

    但长江地产还有不少战前修建,并保存完好的一批住宅,受到租金管制,一直不能提供更高的租金。

    如今港府松动,显然也是受‘全球资产升值’的影响,不可能再让大家以战前的租金来收取。

    据个‘资产升值’的案例,在1945年陈光良购买的那艘加拿大1920年生产的5000吨船,当时价值是16万美金左右;而如今,5000吨的20多年龄的船,至少也需要30万美金,可谓船价飙升。

    国内的卢作孚,原本想大举借款,向美国和加拿大购入价值500万美金的船只,具体项目都已经安排好;结果就遇到国民政府拖拉‘贷款’和‘外汇’支持,造成船价飙升后,这500万美金的船,已经飙升至八百万以上了,只能放弃。

    至于国民政府倒是给了卢作孚一些船,但卢作孚气得直骂娘——全是一些旧的不能再旧,甚至需要大修的船。说是废铁,也能说得过去的。

    接着,陈光良说道:“如今资金已经到位,长江地产要加快步伐,完成我们这一阶段的任务。”

    “是,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