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
证券信托部方面,不仅持有香港的优质股票5~10%,亦还已经进入美国股市、日本股市,有少量的投资。
“树年,你马上将我们投资的港股,减仓一半。所得的资金,存入平安银行,将来再做回购的资金。另外,时代影业的股权,减仓至40%即可(总共持有60%)。”
这一波股市,以1950年计算,翻了好几倍,回报率相当的惊人。
不过香港股市的盘子很小,去年交易量大概是在12亿左右。
张树年点点头,说道:“这些年,香港股市确实已经涨了很高,回撤50%的资金,是非常英明的决定。”
他想到一个事情——那么老板让长实集团在这个时候上市,显然是在高点,稍后长实集团的市值,恐怕会下跌。
这招高明啊,在股市最火热的时候上市,不管是筹集的资金更多,还是筹集的成功率更高,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陈光良说道:“如果不是考虑平安银行的资金问题,我未必会选择回撤,毕竟都是打算长期投资的。所以,后面还是会趁机买进去的。”
“好的”
张树年虽然想问——为什么平安银行资金出现问题,但他还是管住了嘴,有些事情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解释,这是他跟了老板多年的想法。
待张树年离开后,陈光良彻底放下心来。
这一波回撤,有好几千万的资金,等度过了今年,再找机会买进去便是。
再不济,等到1965年后,或者1967年后,抄底都是可以的。
春节过后,长实集团正式走上市的流程,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购长实集团的资金便达到发行股票的资金的五倍,冻结资金高达9亿港币。
所有的香港市民都没有想到,长实集团的股票居然如此受欢迎!
等到3月初旬,长实集团上市时,长实集团的股票很快升值到40元,市值高达12亿。
一时间,长实集团在香港成为巨无霸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香港股市也掀起新的一波高潮,市民纷纷携资本入市,这样的场景,前世肯定没有出现,所以香港股市的历史已经发生一些变化。
而在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陈光良主持了地产会议:“长实集团上市后,部份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与此同时,拿出4000万港币购入北角园明山的‘时代制片厂’。这幅地皮22.5万平方尺,我打算建一个大型的私人屋邨”
虽然只有22.5万平方尺的地盘,但地积比可达到9左右,这样算下来便是180~190万平方尺的可建楼面;每个住宅单元约为450~950平方尺的话,差不多是2800个住宅单元左右。
如此规模,自然要建相应的公共设施,俨然是一个‘私人屋邨’的项目。
负责住宅地产开发的陆孝清,当即说道:“北角园明山这个地盘,地理条件优越,环境雅静,确实是一个好地盘。如果我们再配备齐全的设施,以及高质量的建筑,算得上一个中高档的私人屋邨。”
他和陈文杰,算是新管理高层的代表人物,当然仅限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