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喜来登酒店收购战(3 / 4)

内将喜来登的特许加盟门店从 60家扩到 100家,“让喜来登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连锁品牌”。

    可当小亨德森问起“如何保留父亲留下的服务标准”时,吉宁却含糊其辞:“规模上去了,利润自然就来了,服务细节可以后续再完善。”

    小亨德森再次陷入犹豫,陈文锦得知消息后,连夜飞往波士顿,直接与小亨德森面谈。

    他没有堆砌华丽的承诺,只是从公文包中拿出两样东西:一本翻旧的《喜来登发展史》,还有一份波士顿丽思卡尔顿的服务手册。“你看这里,”

    陈文锦翻到 1946年喜来登与美国房地产改善公司合并的章节,“你父亲当年合并时,特意在协议中加入‘保留原有管理团队’的条款,就是为了不让品牌文化断层。而我们的丽思卡尔顿服务手册,扉页上写着‘以绅士淑女的态度为绅士淑女服务’,这与你父亲‘服务至上’的理念不谋而合。”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亚马逊愿意以 14.58美元/股报价,较市价溢价 8%,更重要的是,我们考虑只收购你家族 25%的股权,保留 7%股份;邀请你担任‘亚马逊酒店集团’董事局主席,喜来登现有管理层全部留任,甚至会成立‘亨德森品牌传承委员会’,专门负责维护喜来登的历史文化——比如保留每家老店的标志性装饰,延续‘紧张高管放松’的营销内核。我们要的是‘共同发展’,不是‘全盘掌控’,更不会让喜来登变成没有灵魂的‘连锁机器’。”

    小亨德森看着《喜来登发展史》上父亲的签名,又看了看陈文锦眼中的坚定,心中的天平彻底倾斜。

    他太清楚吉宁的“扩张计划”意味着什么——那会让喜来登失去近三十年积累的品牌灵魂,变成 ITT的“赚钱工具”。

    当天晚上,他召集家族成员开会,将父亲的批注本与亚马逊的方案放在桌上,激动地说道:“亚马逊懂酒店业,更懂父亲的遗愿!他们知道喜来登的价值不是门店数量,而是那些让客人记住的细节——是前台的微笑,是客房的灯光,是多年不变的服务承诺!跟着他们,喜来登才能走得更远!”

    最终,亨德森家族全票通过与亚马逊的合作。

    解决了第一大股东后,陈文锦马不停蹄地赶往纽约,拜访喜来登的第二大股东——摩根大通基金(持股 8%)。

    基金经理马克威尔逊见到他时,语气带着几分微妙:“吉宁昨天刚来过,承诺收购后将喜来登的部分资产抵押给我们,换取更低的贷款利息。说实话,这对我们短期收益很有吸引力。”

    陈文锦早有准备,他递上一份合作协议。

    “马克,短期利息收益只是‘小利’,长期合作才是‘大利’。”

    陈文锦语气沉稳,继续说道:“你应该知道,喜来登 1947年上市时,摩根大通就是它的主承销商之一,你们见证了它从几十家店到百店连锁的历程。现在,我们不仅能让喜来登继续壮大,还能带着它进入亚洲市场——我的家族在香港、新加坡有庞大的地产资源,未来在维多利亚港旁开的喜来登,既能延续品牌历史,又能吸引全球游客,这背后的商机,你比我更清楚。”

    稍后,陈文锦的岳父卡森甚至亲自打电话给摩根大通,稍后马克威尔逊便收到一个电话。

    马克威尔逊想起摩根大通与喜来登的渊源,心中立刻有了决定。“摩根大通愿意支持亚马逊。”

    他当场拍板,“我们不仅会在股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