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愉景湾(3 / 4)

家成也带着家人去了新加坡躲避,将香港事务交给盛颂声和周千和。

    “老板,现在基本上已经平息,期间我们的工厂虽然遭受到一定的打击,但这半年也算保持着盈利,没有彻底停罢。”周千和递上财务资料。

    李家成认真的阅读起来,发现半年盈利12万港币,倒也没有觉得落差。毕竟回到工厂,看到正常运转,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

    “嗯,塑胶花产业是已经彻底不行了,不过玩具产业依旧前景很大,后期我们主力发在玩具产业上。”

    负责生产的盛颂声说道:“明白.实际上,这半年塑胶花是亏损的,要不要考虑关闭?”

    李家成犹豫起来,稍后便说道:“留着吧,我看虽然赚的不多,但总归那些老客户还有需求,我们就要负责到底。毕竟,我们玩具产业也有这些客户介绍和代理的。”

    说到底,是他对这个产业有感情,如果不是塑胶花,他也不会有手中的一幢工业大厦,以及手中还有200多万的存款。

    “好”

    稍后,李家成突然说道:“我想进入地产业,马上进行抄底,你们说说香港的具体行情!”

    盛颂声眼睛一亮,他当即说道:“从1965年香港地产就开始下跌,今年更是跌的最多,而是市场充斥着便宜地盘和物业。举个例子,原本价值20多万的豪宅,现在家族仅8万港币;原本观塘价值150港币以上的工业地皮,现在也就50多港币.”

    李家成自然心中也有一些数,他在新加坡一直看报了解香港动态。

    稍作思考,他便说道:“我目前拿的出200多万港币的资金,买下两幅工业地皮差不多,后期我们可以利用贷款,再建两幢工业大厦。”

    很快,李家成便想到方案——他在1958年第一次工业地皮,1960年建成开始收租,期间利润非常的客观,仅用几年便还清贷款。

    盛颂声点点头,说道:“玩具和塑胶花,每年依旧可以为公司带来大几十万的利润,再加上工业大厦的租金,问题不是很大。”

    李家成突然想到什么,说道:“嗯,你们马上替我物色看看,我可能还要再筹集一些资金,追加地产投资。”

    “好”

    此一时非彼一时,此时李家成已经和表妹结婚,如果向舅父邀股,那就是合作,至少岳母会支持自己。

    说不定,除了两幢工厂物业外,他还能筹集资金再购入一幢工厂物业。

    此时的李家成,可谓将资金用到极致,这为他后来上市打下了基础,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两周后,长实集团向港府提交了愉景湾项目的申请。出乎陆孝清意料的是,港府的审批异常顺利——一方面,陈光良在风波后多次表态支持港府,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港府对他颇有好感;另一方面,愉景湾在当时被视为“毫无价值”的荒岛,港府认为交给长实开发,既能带动大屿山的经济,又不用承担开发风险,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12月16日,长实集团与港府土地署正式签约,以 3500万港元的价格,拿下了愉景湾 650公顷的土地——这是香港政府有史以来一次性批出的最大面积土地,也是香港首个度假式住宅项目。消息传出,香港地产界一片哗然,不少英资地产商嘲笑陈光良“疯了”,花 3500万买一块“荒岛”,只有少数有远见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