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能不住于相,于觉悟后安稳归家,但念头有生起与熄灭,依旧存在生灭变化。
所以,仍需经历一番生死考验,而后才能了却分段生死。
因此,开启本来面目的人并非意味着大事已了,仍需努力清除习气,进而达到三果罗汉遇事不动心的境界,甚至更进一步,进入无为之境,达到阿毗跋致的境地,方可算初步完成修行。
有思想、有妄情、有造作皆属于有为。
修行从初地、二地、三地……直至七地,均为有为阶段,进入八地才是无为境界。
七地虽已证得无为,但仍存有“无为”
的概念,仍有“无为”
的痕迹,尚未达到纯净无染。
到八地,“无为”
的痕迹才会消除。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自我审视,看看面对外境时内心是否能丝毫不为所动。
若平时仍有妄心起伏,那便尚未达标;在境界中,若执着于外境,那就更不可取。
无论何时、无论何处,内心都能空明如洗,能够随缘起用而不执着,达到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开悟。
念头生起而不随之流转,亲证无为境界,使微细流注彻底消灭,这才是修行的正途。